第354章 庆丰收,国际巨头的算计(2 / 3)

。”

黄志刚很有感叹,县里也想发展其他产业,但工业的底子太薄弱,除了几家社队企业之外,就连几家区域优势企业,比如像水泥厂和煤矿的效益都在大幅下滑。

当然,烟厂的效益很不错,可惜不具备代表性。

剩下就是第三产业当中的旅游业,到目前为止他也只是在瑶寨这边看到了希望。

互动结束之后,一部分游客开始离去,他们晚上会去县城住宿,明天早起好赶车。还有一部分游客继续喝着美酒载歌载舞,他们会住在山上,明天什么时候起来再下山。

黄志刚一行人等游客渐渐散去了,才乘车离开了寨子。

“三哥,黄书记他们干嘛来了?”

“应该是来取经的,只可惜县里的旅游资源不多,想推出新的爆火旅游项目,不容易啊。”

方唯猜出了黄志刚的打算,不过他不看好县里旅游业的发展。

当然,事无绝对,要想在这方面做文章恐怕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行,毕竟现在的人们收入普遍不高,旅游还没有成为刚需。

“不管他们了,三哥,咱们接着喝酒。”

王松林懒得想那么多,直接端起了酒杯。

翌日。

方唯和盘莲花早早起来,然后带着一家老小,返回了家里。

阿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他也不强求住在寨子里,只要偶尔能去寨里看看他就心满意足了。

两个小家伙各自去学校上课,盘莲花送完女儿和儿子就去了厂里,方唯则在家里睡了个回笼觉。这一觉睡到了上午10点过,他和阿姐打了声招呼,便去了育种中心。

中心这边正在建设【育种研究所】,工程进度没问题,设备的采购也没问题,目前欠缺的是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研究所已经和部分退休的育种技术人员谈妥了,他们会到这里来继续发挥余热。

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不用想了,就算待遇给的不错人家也不会来。

倒是社里的一些年轻人值得好好培养一下,希望他们在未来能挑起大梁。

节后不久。

合作社就迎来了夏收的日子。

社里的收割时间比其他乡镇要早大半个月左右,育种中心今年的收割时间基本上与合作社相同,瑶寨的夏收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

合作社顿时忙碌了起来,尤其是农机大队,现在的播种和收割,他们才是主力。

收割机轰隆隆的开进了农田,脱粒机和烘干机也开始不停的运转,收获的稻种堆满了谷仓,也就到了检验成绩的时候。

【南光四号】的表现依然稳定,亩产维持在了1600斤的样子。

但意外的惊喜无处不在,【农优76】稻种在合作社再次异变,平均亩产突破了1300斤,达到了1320斤。

连方唯都觉得不可置信,但事实摆在眼前,根本不用怀疑。

“这是一个奇迹,但也是情理之中的。经过我们这么多年的培育,这款粳稻杂交水稻越来越成熟,并再次取得了突破。”

方唯很开心,然后将新稻种命名为【农优82】。

赵金生在高兴之余,忙着通知各个客户。稻种的异变很罕见但也不是没有,绝对属于不可抗力造成的。

但他要和客户说清楚,毕竟新稻种的很多特性都有所改变,价格也随之改变。

【农优82】稻种的定价为每斤3.58元,能接受的客户就来重新签订采购合同,然后交钱提货。不能接受的客户,那就只能说声对不起了。

但老客户早就尝到了甜头,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接到电话之后,大客户第一时间就赶到了合作社,生怕来晚了买不到稻种。

【南光四号】就更不用说了,由于合作社的主动减产,【南光四号】稻种的供应立马紧张了起来,几天的功夫就销售一空。

【农优82】稻种的总产量更大,差不多用了10天的时间才清空了谷仓。

不管怎么说,这次合作社都赚的盆满钵满,仅仅是培育稻种稻种这一项就有好几个亿的资金进账。

方唯看着统计报表梳理了一下,这一季一共种植了4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总产量为6400万斤。8万亩的【农优82】稻种,总产量为10560万斤。

两种稻种的总产值将近6个亿,收入再次提高。

现在这两种稻种都没有次一级稻种的说法,种子买回去只能种植一季,再留种就会发生严重的品种退化问题。

因为是杂交水稻,这个情况很正常。不过其他的作物也是这样,但鉴于合作社出品的种子的确在方方面面都很优秀,大家也能忍耐。

但现在市面上还有不少“老种子”,难免会有人骂一句“奸商”!

这事儿不是方唯所能控制的,他只能当做听不见,谁爱骂谁骂,等过些年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普遍,要不然种子公司何必花那么大的力气培育各种新种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