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乡镇的村民可羡慕了,但如今连公社都解散了,他们恐怕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待遇。
过节当天。
方唯带着一家老小去了瑶寨。
今天寨子里有庆典活动,方唯也愿意欣赏一下对歌、长鼓舞、火把舞等,还可以喝到清甜的米酒。
比较有意思的是,寨子里还来了一些游客,这些外来的客人都是慕名而来,也想感受一下独特的节日气氛。
走进瑶寨自然不会收钱,但晚上的吃吃喝喝加住宿是要收钱的。
寨里有专门的接待用房,各类消费也都早早制定了统一的价格,不至于胡乱叫价从而败坏了瑶寨的名声。
这些都是方唯的主意,而王松林执行的很好。
两个小家伙是最欢乐的,孙道人也摇头晃脑的很陶醉。
阿公和盘莲花无疑是最开心的,这些东西早就融入了他们的骨子里,别人是在看热闹,而他们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一场狂欢直持续到深夜,两个孩子实在坚持不住了才回去睡觉。
阿公觉得很欣慰,现在寨里人人丰衣足食,而精神面貌也比以前更好。有集体的约束,大家就不会是一盘散沙,一些不良的行为也会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如今寨里也建立了医务室、图书室,还购买了电视机,也是为了提高大家的生活品质。
翌日。
方唯跑了两趟才把家人送回家,然后又把斌斌送到了县城,这才去了办公室。
“支书,县里通知你去开会。”
方唯坐下没多久,就有工作人员送来了会议通知,点名各单位的第一负责人下午两点半去县城开会。
上面没写明会议的内容,他还有点纳闷。
等他下午到了会议现场才知道,原来是计生工作会议。
有些事是躲不掉的,作为一家大型的集体企业,方唯就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果出了问题,他就承担连带责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第二天。
方唯一早就召集各位理事开会,传达了昨天的会议精神。
“支书,这事儿可不好执行。县里也真是的,这项工作应该由乡里和村里负责,和我们合作社有啥关系?”
等他传达完会议精神,马上就有理事提出了质疑。
“我知道,可谁让所有的村民都是咱们的社员呢?都别废话了,这事儿可不敢开玩笑,一定要重视起来。
老赵,你负责起草一份新的管理制度,把奖金和分配和这项工作进行挂钩,如有违反,就会进行严厉的处罚。”
方唯给大家说了一下什么叫做“一票否则”,要是这项工作出了纰漏,其他的工作做得再好也没用,肯定会被点名批评的。
配合县里、乡里做好这项工作,是合作社无法推卸的责任。
随后,赵金生等人都动了起来,他们可以和乡里别苗头,但对于方唯做出的决定还是会不折不扣的执行的。
但事实上,像这样的事并不容易处理。
乡里和村里加大了宣传的力度,但在背地里开骂的人不在少数。
只有方唯最清楚,上面执行这项工作的决心有多大,并且这项工作会持续几十年。
时间匆匆。
合作社和育种中心迎来了秋收的时刻,比往年提前了10天左右。
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在羡慕合作社,人家有现代化的育秧基地、有国内那只世界上最好的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就连天灾都挡不住人家的丰收。
而瑶寨的秋收工作还得半个月到二十天,至于县里的其他地区会更晚,但还在合理的时间范围之内。
其他县市,有些受灾严重的地区,秋收会推迟个把月。
尽管对这样的结果早有预期,但很多人还是接受不了,纷纷拒绝再购买低价稻种。省里搞出来的几款杂交水稻成为了替罪羊,受到了大家的抛弃。
有些农户甚至说,哪怕用原来的稻种也不用这几种低价稻种。
省里原本想的是尽快把低价稻种全面铺开,但运气的确不好,遇到了今年年初的极端天气。低价稻种的抗性不好,而南光系列稻种的抗性却极佳。
两相比较,优劣一目了然。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纷纷抛弃了低价稻种也是有原因的。
如此一来,某些人就恨上了合作社和方唯,认为对方是故意和省里唱对台戏。
方唯都懒得搭理这些人,面对一些质疑甚至是抹黑,他就装作没听见,根本不会站出来回应。
而与此同时,想要求购稻种的客户早早就来到了合作社,哪怕在接待宿舍住下来等,都不愿意回去等消息。
收割、脱粒、晾晒、过称、入库等一系列环节走完,合作社以及育种中心培育的两种稻种同时开卖。
6万亩的【南光四号】稻种,总产量达到了9600万斤。另外6万亩的【农优76】稻种,总产量达到了69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