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赢在起跑线上,火出圈(3 / 3)

湘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记者的文章,在很多人的心里引起了共鸣。

这是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事业的故事,方唯只有初中学历,扎根农村,却在艰苦的条件下培育出国内一流的稻种。

以前因美味产量低,所以影响面较小。但现在,【南光二号】几乎覆盖了全省,而湘南又是国内水稻的主产区,影响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这篇文章等于是在客观上宣传了【南光二号】杂交水稻,其他省市的媒体多有转载,一时之间,影响面就扩散到了全国很多地方。

育种基地本来还在孜孜以求的联系浙地那边,但随着【南光二号】火遍了全国好多地方,就连次一级稻种都成了香饽饽。

浙地那边马上派人来签订了供销合同,中间渠道是收购站,提前锁定了夏收的收获。

方唯按照当时和郭文贤谈妥的事情,派出了技术人员去育种基地,给对方提供了技术指导。郭文贤很会做人,两人在一起喝了几顿酒,关系逐渐拉近。

“方支书,不瞒你说,我觉得县里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缺乏魄力!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县里签一份协议,由你们派人负责生产,我这边提供后勤服务,收益大家可以分的嘛。”

这天,郭文贤来到了下塘大队,给方唯送了两条烟和两瓶酒。

方唯在家里请他吃饭,酒过三巡,郭文贤就抛出了一个新的提议。这个提议有些像后世的技术入股,但在当下却有一点离经叛道的意味。

可见,郭文贤此人还是很有魄力的。

“你的想法很不错,但谁知道县里会不会同意?”

方唯也不禁怦然心动,要是这种合作能被认可,那么他就可以将四万亩的耕地纳入【种植区域】之内、

但时候,【南光二号】定型稻种的产量又有很大的提高,全省甚至周边都会大面积种植这种水稻,粮食产量将有质的飞跃。

这是他心心念念的事情,当然会意动了。

只不过这件事的决定权不在郭文贤的手上,他说了不算。

“方支书,我来想办法说服齐主任,你就说愿不愿意合作吧。”

“当然愿意了,能为粮食的增产增收贡献一份力量,我求之不得。”

两个人在私底下达成了协议,郭文贤高兴之余,又连干了三杯酒。

https://u。手机版:http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