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三弟,他就直接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这才哪到哪儿?之所以你会有厂子发展停滞的错觉,主要原因就是新增订单量不够。
竹器还好说,竹家具属于耐用品,而且现在大家都不宽裕,销量自然会受到限制。
而我们的销售策略基本上都是依靠口碑效应,占有市场的速度慢,因此才会形成眼下这种局面。”
方唯上一辈子搞过销售,自然清楚这里面的门道。
说白了就是厂子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弱,坐在家里等着客户上门,新增订单当然少了。
不过受限于当前的经济环境,能采用的营销手段不多,但派人去更多地方主动推销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不过厂里没有这样的人才,能维持住就不错了。
“老三,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方平显然对竹器厂很上心,野心也比较大。
“回头去县里打听一下,要是有什么订货会,可以派人去参加。另外可以多增加一些品种,其实生产竹筷子也蛮不错的。”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一家小型的社队企业,经营上必须要灵活。
而且销售上更要主动出击,总等着人家的订单送上门,肯定发展不起来的。
“竹筷子?那是不是还要增加生产设备?可咱们这里还没通电啊。”
方平的心里一动,但紧接着又觉得不太现实。
“要什么电,手工制作呀,最多添置一些设备工具即可。咱们现在不需要太大的产量,业余时间大家都可以做。
咱们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最大的优势是原材料的优势以及手工技术的优势,明白吗?”
方唯见大哥钻了牛角尖,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家的脑门。
竹筷子完全可以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现在还远没有到上量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生产线的事情。
竹器厂除了有传统的技术优势之外,最大的优势还是原材料的优势。
瑶寨的林地里有成片的优质竹子,品种多达数种。
以前寨里只是制作一些小的竹器和工艺品,根本赚不了什么钱。与二队合作成立竹器厂之后,多了竹制家具这一项后,才打开了局面。
廉价的原材料,廉价的劳动力,加上远近闻名的制作工艺,这才是竹器厂赖以生存的基石。
不要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凡事都得一步一步慢慢来。
“老三,你说的很对。我记住了,回头和莲花、温工商量商量,制作竹筷子还是很简单的。”
听三弟讲了一大堆,方平茅塞顿开。
方唯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竹器厂在他的眼里,最大的作用就是安置富裕的劳动力,也能大家提供一个“赚外快”的地方。
他从来都没指望厂子能赚多少钱,只要有利润就行。
现在的市场主流是统购统销,像一些非重点的产品也可以自行进行销售。
但总的来说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一般的企业也做不大。
翌日。
方平就和盘莲花、温工等人商量了增加品种事情。
二人都没有反对,反正原材料几乎没什么成本,也就意味着试错成本很低,要是效果不好大不了停下就是了。
方唯没有过多参与竹器厂的事情,一大早起来他就进了山。
他都忘了自己这是第几次进山考察了,今天的唯一目的就是去高山上寻找品质优良的茶树。
大清早上山,直到傍晚时分才回来。
“三哥,你进了一趟山,怎么提着两条鱼回来了?”
盘莲花看到方唯提着两条鱼走进了家门,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鱼可不是我抓的,刚才碰到邓元恩,是他给我的。”
他今天在山上跑了一天,发现了几颗不错的茶树,都做了标记。
回来的时候正好碰到邓元恩,对方去河里打渔,网兜里起码有七八条草鱼,便给了方唯两条。
“正好,拿去让阿姐烧来吃。”
盘莲花接过鱼,高高兴兴的钻进了厨房。
小宝听到动静,从后院跑了进来,粘着方唯要出去玩。
“小宝,别缠着爸爸,爸爸累了一天,让他歇会儿。”
盘莲花从厨房出来,看到父子俩的互动觉得挺有意思。不过她还是很心疼男人的,不让孩子缠着爸爸。
方唯去清洗了一下,然后陪儿子看小画书。
盘莲花无奈的摇了摇头,方唯实在是太宠孩子了,自己也不知道休息一会。
稍后。
阿姐做好了一条红烧草鱼,另一条鱼也腌制了起来,准备做风干鱼。
“三哥,今天去山上有没得收获?”
“有,我发现了几颗不错的茶树,已经做好了标记。我最近还会抽时间去山上转转的,看能不能找到品种更好的茶树。”
方唯和大哥都喜欢喝茶,说实话,当地的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