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农作物,点数+484000】
【采收农作物,点数+3645980】
【总点数:4938705点。】
“虎子,咱们尽快把口粮分发下去,接下来的夏种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千万不能耽搁。”
队里开会研究了分口粮的事情,方唯坚持将标准是定到每人800斤稻谷的水平。
也就是系数为“1”的生产队,平均每人的口粮是800斤稻谷。
最低一等的系数是“0.7”,也就意味平均每人的口粮是560斤,
事情定下来之后,方唯让郑虎尽快组织实施。夏种工作已经拉开了帷幕,分了口粮也会让大家的赶紧更足。
郑虎点点头,马上去安排了此事。
第二天。
各个生产队都到公仓来拉粮食,按照计算好的数量拉回去之后,各队再根据工分情况进行分配。
大队总共分出去了差不多100万斤稻谷,谷仓里还剩下361.4万斤稻谷。
这些稻谷先留着,等忙完夏种,还得去公社交公粮。
分完口粮,农机队已经完成了大队的翻地工作,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
好在下塘大队有这么多农机,要是放在往年,大家几乎要忙活一个夏天。
插秧机的大量使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大家对待队里购买农机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的积极。
这一季,二队依然是种植了440亩的【南光二号】,10亩试验田用来种植不育系,还有10亩用来配对试验。
一队的10亩试验田,继续种植【yx-032】稻种,以便采集更多的相关数据。
不算二队,其他生产队一共种植了3790亩的【南光二号】次一级稻种,和上一季没什么区别。
忙完夏种,大队人马开始转战山林。
苗圃培育小树苗长势良好,可以在山上进行移栽。板栗树苗、油茶树苗是重点,继续扩大队里的经济林面积。
作为的防护林的楠木,沿着山脚一字铺开,成为各村预防泥石流、山洪的主力。
远山上继续人工种植红豆杉、银杉等珍贵树种,这一项没有制定具体的任务,只要能保证每年连续不断地投入即可。
“小霞,咱们大队可真忙,一年到头都闲不住呢。”
知青们也都参加双抢工作和植树造林的工作,姜霞赶在夏收前返回了队里,此时正在五队的山林里移栽油茶树。
楚琳琳除了要完成接待的任务,像夏收夏种、植树造林这样的集体劳动,她也得参加。
她们不用去远山植树,那是壮劳力该干的事情。
“也还好吧,今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也就是10天,10天之后就由育林队接手,咱们不就可以清闲一点了?”
姜霞笑着回应了一句,手里的一颗小树苗正好完成了移栽。
“清闲?你想得美。再过一个来月又要开始采收工作了,咱们呀,还得去深山老林里采摘野生板栗和野生油茶籽。”
两人一边干活,一边闲聊,进度倒是不慢。
方唯此时正和郑虎、高青山等人在一起,他巡视了整个移栽工作的情况,感觉比预想中的进度要快。
原计划三年内完成油茶林面积扩大一倍、板栗树增加三万棵的任务,现在看来,这个进度肯定会提前。
而且珍贵树种的培育工作异乎寻常的顺利,也是,有了各项属性的加持,育苗成功率100%,而且生长速度还快。
没有不顺利的道理。
“挺好!再过两三年,全部的经济林就能派上用场了,到了那时,育林队的收入肯定会大幅增长。”
方唯等人最后在远山参加了集体劳动,一直到下午收工才下山。
10天的集中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多力量大,光靠育林队这些人,同样的工作量要干到明年去了。
大家总算是缓了一口气,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大部分社员和知青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一周后。
方唯宣布开始修建大队内部的道路。
这次抽调了大部分的社员和知青,修路工作会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任务指标,修多少算多少。
等到秋收之后,这项工程还会继续。
他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将大队内部、以及通往外界的道路全部修好。
水泥路就不用想了,沥青路面的造价也不便宜,最经济实惠的就是碎石路。
不过碎石路的路况很糟糕,车辆碾压、下雨等因素,很容易导致路面损毁,出现坑洼不平的情况。
方唯的思路就是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然后再谈好不好用的问题。
碎石不要钱,队里集体劳动折算工分,相对来说,碎石路的造价很低廉。
公社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向县里作了汇报。
武耀眼倒是很赞同修路的事情,于是他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