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队长,余队长、江队长你们十个人都来了啊。来,你们这些队长过来,咱们聊聊,你们带人到我二队想干嘛?”
方唯抬起手,伸出手指把那些躲在人群里的队长都点了出来。
这些人随后就陆续走到了队伍前面,也不装了,直接说道:
“方队长,我们这些人对你没意见。但公社和县里处事不公,为什么每次合并都没有我们的份?
如果是这样,接下来你们和一队的合并我们肯定不会同意。”
方唯的嘴角隐隐抽动了几下,这就明显不讲理了,但他又不能说什么。
上面做出的合并决定,其实没有过多考虑第三方的反应。比如,同为下塘大队下属的生产队,他们会怎么想?
这也是导致今天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深层次原因还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如果不是触及了这些人的核心利益,他们是不会这么干的。
“各位,你们有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公社、县里反映,可大家来堵在我们二队的门口算怎么回事?”
方唯也不知道和他们说些什么,这种事他不能说太多,说多了反而会适得其反。
他只能这么说一下,还不能采取任何强硬的行动。
“方队长,我们这些人可是投奔你来了,你干脆把我们10个生产队都兼并了,我们肯定听你的话,你指哪儿我们打哪儿。”
“是啊,别看一队比我们富裕一些,可未必有我们听话。”
这些人根本不和方唯讲道理,一门心思就要抢合并的名额。
或者干脆大家都合并在一起,那么矛盾自然就解决了。
方唯一个头两个大,和他们讲道理根本讲不通,于是他也懒得管了,还是等大队和公社来收拾烂摊子吧。
于是他让人去准备茶水,现在天气已经开始热了,大家站在这里都挺遭罪的。
稍后,郑虎安排人送来了大桶的茶水,给这些人分发。
方唯和10个队长席地而坐,吹牛聊天,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开茶话会呢。
又过了将近一个小时,郑先发等人才姗姗来迟。
“你们先回去吧,我和县里讲了今天的事情,县里答应重新考虑合并的事情,等回头县里会派人听取你们的意见。”
郑先发冷着一张脸,今天的事情影响很坏,整个【瑶岭公社】的脸面都被这些人给丢尽了。
当时唐泽就在电话里把他痛骂了一顿,问他和魏光华是干什么吃的,其他生产队的反应这么大,两人之前为何只字不提?
撂下电话,唐泽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暂时停止二队和一队合并的事情,等消除了隐患再说。
10个生产队有这么大的情绪,就是很真实的隐患。
郑先发的心里很不爽,又把魏光华骂了一通。
实际上这事吧,他们两个的责任都跑不了,谁让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可以不考虑第三方的反应。
第一次二队和三队合并,其他生产队虽然很羡慕,但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
到了这次合并,大家才有了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就觉得不公平,最后才激化了矛盾。
本来这都算不上什么大事,仅仅是大队内部有分配问题引起的矛盾,稍微缓一缓就能得到解决。
谁也没想到,一次偶发事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60年代初期,全国大部分的地方都实行了“三级管理、队为基础”的核算形式。
也就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具有很大的生产管理自主权。
但从60年代中期开始,有些地方又提出了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建议,并在某些地区得以实施。
这个问题目前争论很大,各有利弊吧。
县里叫停了二队和一队的合并,同时也无视了其他10个生产队要求并入二队的呼声。
这件事就这么搁置了下来。
但有人知道了这件事之后,在省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了这种无视社员们呼声的做法。
接下来,此人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述了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优点,呼吁在本省重新采用“大队核算”的形式。
这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大讨论,报纸上天天刊登各种观点,争论不休。
方唯看到了报纸上的文章,觉得很无语。
本来是一起偶发事件,结果经过大讨论之后,却变成了一件大事。
他不想掺和进去,因为没有意义。现阶段来说,“三级管理,队为基础”还是主流,但大队核算也不算离经叛道。
说白了就是两种观点都没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很多人却想争出个胜负来。
方唯对此不感兴趣,他宁可没事了去养猪场多转转。
队里的养猪场最近又增添了101头猪崽,养猪场的生猪数量达到了275头猪。
其中,产崽母猪有10头,猪崽101头,符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