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也很无奈,谁让自己平时总宠着她呢?但这种事不能放任不管,一路上又唠叨了半天。
随着天气渐渐转暖,方唯让刘会计和罗工开始购进小鸡。
山上的禽舍慢慢热闹了起来,他让郑虎从知青当中挑选几个人跟着罗工从事养殖工作,但人还是属于“知青小组”。
剩下的知青,要和社员们一样下地干活,先锻炼锻炼再说。
知青小组的组长由姜霞担任,别看对方是个小姑娘,但在知青当中的威信很高,组织能力也不错。
这天。
队里开始采收油菜,队里四个生产小组加上知青小组和育种小组,全都忙碌了起来。
其他像副业小组、育林小组也没闲着,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都在为春季的到来做准备。
队里一共收获了130000斤油菜籽,经过处理之后,就开始榨油。
【采收农作物,点数+130000,总点数:516004】
最后经过统计,榨出来的菜籽油一共是39000斤。
“三哥,这些菜籽油今年怎么分配?”
“队干部和医务室的医生、学校的老师,各组的负责人,以及满工分的壮劳力,每人100斤。
其他社员按照工分评级分配,最低每人70斤。五保户、儿童、再教育人员、知青,每人60斤。”
郑虎来找方唯,商量菜籽油分配的事情。
方唯早就想好了,马上给出了分配方案。按照这个方案,人均可以分到80斤的样子。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郑虎随即带人开始分油。
经过几年的种植,大家也已经慢慢习惯了吃菜籽油,他这边刚下发了通知,仓库门外就排起了长队。
“二队也太富裕了吧?咱们就算是最低一档,每人也能分到手60斤菜籽油,平均一个月有5斤油。”
“可不是吗?我们一家老小,每个月的定量都没这么多,二队的人幸福死了。”
其他的人都习以为常,但却给知青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他们现在是因为工分评分较低,所以分配的时候也是最低一档。要是以后自己的工分评分上去了,岂不是还能拿的更多?
这下子,知青人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力争在以后的劳动生产中有更好的表现。
队里总共分出去了26720斤菜籽油,还剩下12280斤。
剩下的菜籽油,10000斤卖给了收购站,收入了8300元。最后的2280斤菜籽油归入库存,以后做大锅饭用。
晚上。
姜霞召集所有的知青开了个会,大家纷纷表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扎根农村。
“你们有这样的觉悟就很好,咱们过年有猪肉吃、有鸭子吃,今天还分了菜籽油,这样的生活条件比城里都强很多。
因此,咱们更应该多做贡献。身体一定要多锻炼、干活要善于学习,咱们知青小组一定不能一直排在末尾。”
最后,姜霞做了总结发言,今天的会议就结束了。
从此以后,每天晚上的知青开会就变成了惯例,总结经验教训,设定下一个小目标,能让他们能一直保持旺盛的进取心。
方唯知道以后,还在全体社员大会上针对知青小组的做法,提出了表扬。
不过他也知道,像干农活这种事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不管怎么说,有进取心总是好的。
接下来,队里开始翻地、施基肥,一年一度的春播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拖拉机“突突突”的开进了农田,翻地的效率比人工高得多。
但施肥还得靠人工挑以及播撒,挑担子对于知青来说有点困难。
比如像楚琳琳,挑着担子还有点走路不稳,每次挑的肥料数量也只有别人的一半。
“妹子,要加油哦。”
“我给你说,你在肩膀上垫块布,要不然肩膀会被磨破的。”
走过身旁的大姐大妈,好心的给楚琳琳出主意,楚琳琳咬着牙硬是坚持了下来。
姜霞也好不到哪儿去,都是一帮没怎么干过活的学生娃娃,只有尝尽了苦头才能把农活干好。
当然,干农活也和自身的身体条件有关,这个就没办法了只能慢慢来。
男知青要好一些,但看跟谁比。跟壮劳力比,他们就是个渣渣,能超过半劳力就不错了。
一天下来,知青们累得腰酸背痛,但每天晚上还是坚持开例会。
例会的作用不仅是总结经验教训,还有心理疏导的作用。所以方唯和郑虎都来听过几次,也时不时的鼓励大家两句。
相对于艰苦的地方来说,二队的生活水平要好很多,这也是大家能坚持下去的物质基础。
清晨。
知青们就爬起来开始洗漱。
“琳琳,走了,去吃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