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的,吃什么住在哪里都不要紧。
但他尝了一口碗里的米饭,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他也知道万事开头难,但说实话,对方正在研制的这一种杂交水稻,各方面的情况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平庸”。
抗性平庸、产量平庸、就连口感都很平庸。
这种稻子的口感,远远比不上【南光一号】和【农垦58】,和【南光二号】就更没法比。
吃起来没有米香味,还带有一点粗粝的感觉。
“常主任,咱们搞得的是三系杂交,说句不客气的话,咱们搞出来的杂交水稻完全体现不出三系的优势,反而变得很平庸。”
方唯说话很直接,并不看好这一种杂交水稻。
常温元不由得叹了一口气,说道:
“我也是没办法,基地的育种工作中间停滞了一段时间,我来的时间不长,上面又要求我这边尽快出成绩,所以就有了这个品种。”
他告诉方唯,自己现在的处境依然很艰难,如果短期内见不到成绩,他恐怕在育种基地也呆不下去了。
与其到时候被人赶走,不如先拿出来一种说得过去的稻种,然后再慢慢研究。
方唯点点头,表示能理解。
“我们二队积攒了很多试验材料,像不育株,就有23种之多。你要是有兴趣可以去拿一些过来用,总会找到合用的材料的。”
他说话的时候,突发奇想,琢磨自己培育的不育系是否能拿给对方用?
在野外采集的不育株属于原始状态的植株,经过培育,就形成了不育系。不育系虽然保持了植株雄性不育的特性,但与原始植株肯定有所区别。
不育株离开二队的土壤,属性加成部分的特性会衰减,但不育株和保持系固有的特性,应该不会衰减。
一念至此,他就有了一种很强烈的想法,要不试一试?
“那可太好了!我们这边的试验材料短缺,还真需要你的支持。要不我跟你一起回去?趁着时间还来得及,赶紧补种一些不育株进行配对试验。”
常温元听他这么一说,心里不禁涌起了一股暖流。
对方一直在默默的支持自己的育种工作,不图回报,这才是雪中送炭的真朋友。
接下来就是双方的交流活动,其中有几天主要是方唯作报告,结合这么多年的育种实践,讲了很多干货。
一周后。
常温元找了一辆车,拉着方唯就直奔二队。
方唯给了常温元不同品种的不育株,然后又给了对方已经培育成熟的三种不育系种子。
话都和对方讲清楚了,让他回去挨个试验。
常温元高高兴兴的走了,打算再搏一把。
“三哥,队里的油茶籽和板栗都已采摘完毕,一共收获了23600斤油茶籽,18万斤板栗。”
客人走了之后,郑虎来找方唯汇报工作。
说起队里的采摘的成果,他不由得眉飞色舞,显得很兴奋。
“这可是大丰收啊,值得庆贺。”
这个数据不出方唯的意料,一一棵成年的板栗树能产13斤-14斤的板栗,队里两万棵板栗树树,能产出20多万斤板栗。
考虑到队里的板栗树是第一次结果,产量会低一些,十几万斤应该没问题。
现在郑虎报出来的产量是18万斤,也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那我这边准备榨油了啊,板栗太多了,留一部分让方文书带人去卖,其余的只能卖给收购站。”
这么多板栗销售是个大问题,拿到圩上去卖肯定卖不完。
收购价要低一些,不过也没办法,不通过收购站暂时也找不到其他的销售渠道。
因此,郑虎建议自己卖一部分,给收购站卖一部分。
“行,板栗的事情就这么处理。榨油的事情你安排,我就不管了。”
方唯同意了郑虎的建议,转身去了仓库那边。
他要看看板栗的品质,好做到心中有数。至于油茶籽就不看了,现在是新旧品种混杂,也看不出所以然。
【采收板栗,点数+180000】
【采收油茶籽,点数+23600】
【总点数:743878点。】
随后队里又忙活了起来,方文书带人去各个圩上销售板栗,赵金生和刘会计带着剩下的板栗去了收购站。
郑虎这边负责榨油,之前队里从深山老林里采摘回来了28736斤油茶籽,加上队里油茶林的产出23600斤油茶籽,一共是52336斤。
最终收获了15700斤茶油。
板栗最终还是大头交给了收购站,在圩上只卖出去了不到3万斤,队里收入了57300元的现金。
这么多的板栗才卖了不到6万元,主要是现在的板栗价格很低。
接下来就是分茶油了,这对于社员们来说也是一件大事。每一年吃的茶油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