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重点打击,杂交玉米立项(2 / 3)

,方唯干脆自己补贴一点。

不过这事儿很快就被几位理事得知了,他们觉得不应该让支书个人贴钱,所以经过研究决定,也给了诊所一笔补贴。

孙道人手里有了钱,终于聘请到了一个不错的中医。

此人叫赵玉春,年龄47岁,以前在大城市的中医院工作。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提前病退了,就回到了原籍(瑶岭乡)修养。

俗话说医不自医,对方的病还是孙道人治好的,所以他对孙道人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

赵玉春本来有自己开诊所的打算,孙道人有了钱之后邀请对方来帮忙,给发工资,对方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报恩谈不上,主要是想跟着孙道人学习。

现在诊所一共有四个人,两个打杂的,两个坐堂医生,挺像那么回事。

“孙老,你给人家开多少工资,就把人给忽悠来了。”

“工资不少啊,起码和县医院的主任医师平齐,赵玉春的医术不错,尤其擅长跌打损伤、骨科,他的正骨手法一流,开个头疼脑热更不在话下。”

孙道人对于赵玉春的评价还很高,而赵玉春看到斌斌就和看到了鬼似的。

斌斌年纪轻轻已经有了老道的八成功力,而且还在上大学,今后真的是前途无量。而且小伙子勤学好问,赵玉春也不藏着掖着,给斌斌传授了不少绝活。

孙道人和赵玉春都很看好斌斌,对方从小学医,有名师指导,现在又在大学接受系统教育,这还有啥好说的,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因为两个孩子放假在家,方唯就没有外出,最多偶尔去一下两个农场转转,当天就能回来。

公司所属的各个生产单位,一切正常,耐心等待收获就是了。

农科院作物所和公司的研究所,下一步准备了研究杂交玉米,并将生物技术用于种子的制备。

“方支书,我们这个课题牵扯面比较广,希望你能提出思路,要是能成功的话还是老规矩,你这边拥有所有的权益,我们享有科研成果。”

作物所的同志找到了方唯,希望他能同意并领导这个项目。

方唯考虑了一下,自己最近似乎也没什么大事,就同意了对方的请求。只不过他不是很喜欢杂交玉米,因为杂交玉米的产量虽然很高,但口感要差一些。

他之所以答应领导这个项目的研究,是因为要防着新凯奇的母公司推出第二代转基因玉米。

技术上的问题难不倒他,杂交玉米育种的关键是筛选品种,然后提纯。

怎么提纯呢?就是利用筛选出来的品种进行自交,经过多次的自交提纯之后得到性状优良的母本,使得一个稳定的自交系形成。

这个过程也叫自交系的选育过程,然后才可以谈到作物杂交的问题。

接下来就是自交系的配合力测定,这个过程就需要用到生物基因技术,目的是筛选出具有优异配合力的自交系,为杂交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接下来还有很多步骤,和杂交水稻有很大的差异。

这些东西在后世都是写进教科书的东西,但对于现在的农业科研人员来说却是充满了挑战。

作物所的同志找方唯领导这个项目算是找人了,在当前这个年代谁能有他的育种知识储备丰富?在别人几乎没多少的头绪的时候,他就拥有完整的技术路径,这就叫技术碾压。

不过,他不能直接把技术路径给他们,前期还是要让他们吃点苦头才行。

作物所加上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另外还有一大队育种小组的配合,毕竟以后还要用到试验田的。

【杂交玉米01专项】开始启动,方唯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其他具体的分工也做了安排。

“以我个人的理解,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有很大的区别,杂交水稻我们是采用了三系杂交法,而杂交玉米的育种还需要我们进行探索。

我这里有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杂交水稻需是从天然不育株上寻找灵感,关键是培育不育系。而杂交玉米的关键是提纯,具体可以通过反复的自交来形成自交系。”

在项目启动会议上,方唯还是放出来了一点东西,要不然大家两眼一抹黑,可能会走很多弯路。

他只会说这么多,剩下的事情需要他们自行探索。

项目组行动了起来,开始寻找优秀的玉米品种。可能是灯下黑的缘故,他们压根就没有考虑【玉香083】和【玉香183】,只是派出人员在全国各地“淘金”。

方唯也不着急,他还有时间,先让大家随便折腾。

接下来一段时间,他经常去孙道人的诊所,倒是和赵玉春逐渐熟悉了起来。

赵玉春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他和斌斌能谈得来、和方唯也能谈得来,甚至和孙道人也处的很不错。

通过观察,方唯觉得对方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起码在正骨这一块,全县都找不出来第二个。

社员们在干农活的过程中,跌打损伤在所难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