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武爱国和港岛的霍大亨,联手做了bp机生意。
bp机在六十年代,就从实验室进入商业领域。
只是,漂亮国那边并不适合bp机的发展。
这玩意,人口密度越大商业收益就越高,反之亦然。
漂亮国的大城市,面积那是真的大,但是单位面积的人口密度并不高。
不然,武爱国和霍大亨联手,拿到bp机东亚地区的销售权,也不会只有区区五十万刀乐。
没错,bp机的东亚销售授权,就只有五十万刀乐。
这还是对方见买方是华裔,还特意加价的缘故。
若是鬼佬公司,价格起码还能低十几万刀乐。
武爱国担心中途出现变故,所以就捏着鼻子认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快搞定。
事实上,出面购买bp机销售授权的华裔,是霍大亨找的白手套。
霍大亨的身份摆在那,他要是直接参与的话,要么授权价格可能会直接翻倍,要么这桩生意就没有谈成的可能。
讲实际,刚开始的时候,霍大亨也觉得这桩生意,并不是很靠谱的样子。
要不是武爱国之前给霍大亨留下不错印象,加上武爱国派人送来十公斤黄金作为启动资金,这事霍大亨不一定会做。
弄个白手套购买销售授权,并不是多么麻烦的事儿。
真正麻烦的事情,在后面。
需要在本岛和九龙半岛繁华区域,设立信号基站。
幸好霍大亨旗下的房产足够多,bp机的信号基站都在自家房产上弄好,倒是没有闹出太大动静。
可开通呼叫服务,就需要电话公司配合了。
和武爱国经过电报交流,直接给了港岛电报公司足够的好处分润,bp机终于可以铺货了。
好在,这玩意在找人方面确实效果明显!
只是稍加推广,立即就在那些高级白领群体风靡起来,这才有了两万台的销售额。
结果一算账,霍大亨也被其中的暴利吓了一跳。
从漂亮国那边采购的机子,一台连一百刀乐都没有。
可销售单价却是五千港币,加上一千的开机费!
利润轻轻松松就达到百分之五百以上,相当的夸张。
这才多长时间?
单单就是bp机的利润分成,霍大亨就能拿几千万。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搞地产,赚得都没这么快这么惊人。
霍大亨这次过来,主要就是商谈bp机生意的后续事宜,需要得到武爱国的指点。
没办法,武爱国表现得太‘神’了。
要是没有他强力推动,霍大亨根本就不会注意到bp机这样的新鲜玩意。
说白了,他也是传统商人。
事实上,港岛地产界卖楼花,还有其它的一些把戏,就算玩出了花又能如何?
归根到底,还是和以往的地主没什么区别,一门心思将主意打到土地上,借此疯狂搞钱。
武爱国的想法很简单!
迅速扩张bp机的业务,最好能够扩散到东亚各国。
东亚各国的大城市,才是bp机最好的市场环境。
但凡打入进去,就算只能分到极少份额的利润,那也是惊人财富。
另外,就是打通的渠道,以后还有大用!
bp机能赚很长一段时间,等以后大哥大出来了,又能狠狠地赚上一波。
不仅如此,但凡霍大亨能够参与东亚以及东南亚各国的通讯业务,就算只是很小一部分,那也是了不得的影响力。
有些事情,现在说太多没什么用。
单单就是bp机的生意,足以让霍大亨的财富,在港岛华人大富豪中,占据独一档的位置。
眼下可是七一年,什么塑料假花,什么衣服之类很赚钱的轻工业行当,和科技电子消费品的利润比起来,屁都不是。
甚至,可能还比不得武爱国通过京城鼓楼厂,鼓捣出来的各种类型自行车,以及摩托车更赚。
至于翡翠宝石之类的生意,只能算是一个添头罢了。
武爱国可不会学缅国那样,大量的出口翡翠以及宝石原料,实在太浪费了。
他记得,前世对于缅国的翡翠原料出口,有过详细的数据分析。
在华夏的经济起势之前,缅国每年由官方组织的翡翠原料交易会,金额都是在一两亿刀乐徘徊。
实际上,缅国每年的翡翠原料交易额,起码十倍于此,不过利益大头都被某些人和势力私吞了。
还有,名气不小的边境城市大其力,以及对面的暹罗美塞城,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还不是因为翡翠和宝石的走货生意,这才让隔河相望的两座边境城镇,慢慢的发达起来么?
武爱国既然成为了缅国北部地区的掌控者,肯定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
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