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羽翼已丰!(求月票)(1 / 2)

时间到了七零年春末!

不知不觉间,武爱国来缅国发展,已经差不多四年时间。

此时的他,绝对属于缅国数得着的存在。

名义上,整个缅国北部区域都在掌控!

除了刚开始过来那半年,还有配合联盟主力作战,手下部队参与战斗的次数并不多。

既是联盟主力方面的防备,也是他有意为之。

更多的精力,都放在种田上面。

事实上,缅军的战斗力并不强。

若是武爱国不管不顾,借助机会暴兵,短时间内拿下整个缅国,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

可拿下了整个缅国之后,面对的问题才叫麻烦。

首先,就是漂亮国的敌视,以及可能的直接动手!

此时,漂亮国在暹罗还有军事基地和驻军!

而且,漂亮国在安南的军事力量更加强大!

一旦漂亮国直接或者间接插手,对于缅国来说,绝对属于降维打击。

另一方面,周围的暹罗和阿三,都对缅国的某些地域虎视眈眈。

最要命的,还是人口结构问题!

与其早早面临各方面的重压,还不如将联盟主力推到前台抗雷。

有时候,若是有一个对照组存在,对于武爱国和西北分公司来说,可能还是好事一件。

种田四年,到了此时终究有了足够收获。

按照各地农场报上来的数据,还有巡视过程中的反馈,西北分公司已经储备了足够数量的粮食。

可以放开手脚,做一些事情了。

首先就是迁移山民!

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而且麻烦极大。

许多当地居民,都是住在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的山上,靠什么养活不言自明。

前文说过,这里土地贫瘠主粮的产量,低得叫人直掉眼泪。

木薯的产量倒是不低,可这玩意没有经过处理,直接吃是有毒的。

可以说,山民们的生活相当苦逼,时刻都要面临生存的问题。

而且,他们所居环境,很容易被那些所谓的强人把控,然后被逼着种植某些罪恶之花。

实际上,一个山村就是一个很小的武装集团。

其中,又夹杂某些当地的土司之类的存在。

内里的情况,相当的复杂。

按照国内的标准,这些山村都该平推掉!

刚刚来的时候,武爱国和手下主要还是考虑生存问题,活动范围也基本都在河边以及不多的平缓地带。

包括那些原始丛林,都是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

原本盘踞在此的村寨武装,第一时间就被消灭得干干净净,农场里不需要这样的存在。

武爱国大肆建设农场,就是要将主要地盘里的本土村民,全部吸纳进去。

有饭吃有漂亮屋子住,只要努力就能赚到足以养家糊口的钱,而且生活条件越来越好!

放在以前,这是当地村民想都不敢多想的好事。

但凡是个正常村民,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至于不正常的,在这个过程中迅速被清理干净。

几年时间,农场经营年年都是大丰收,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生活物资。

当地百姓看在眼里,自然对农场信心十足。

农场的名气越来越大,加上其‘区域商业中心’的作用,就是附近的山民都知道情况。

所谓的‘区域商业中心’,就跟内地的供销社差不多,基本上的生活物资都有出售,极大的方便了农场里的职工,还有周围村子里的村民,以及很长一段时间才下山一趟的山民。

随着时间流逝,农场也开始积极宣传。

鼓动山民下山定居,他们的待遇和之前的村民一样。

有大量的现实例子摆在那,不少离得近的山民纷纷举家下山居住。

他们原本居住的山林,要是地形不是那么陡峭的话,就会被当做农场的外围种植场所。

罪恶之花不能种了,木薯却是可以的。

农场有能力炮制木薯,中和里面的有毒物质,制作成淀粉,最后再进行加工成为淀粉食品。

比如薯粉,就很受欢迎!

和米粉一样,几乎成为了不少家庭的主食!

还能种植普通药材,也不需要精心培育,收益虽然和正儿八经的药田没法比,却也是一项不错收益。

不仅如此,农场还收购一些山林里的五毒之物!

总之一句话,尽量拓宽山民的收益渠道。

只要有钱了,自然就会向往更好的生活,这是人性。

事实上,这样操作的效果相当不错。

在没有大举动兵的情况下,辖区内不少山民,已经主动迁移下山定居。

上百农场,容纳数十万村民和山民,完全不成问题。

更别说,还有不少城镇也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