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期待!(求月票)(1 / 2)

武爱国眼下,极度缺乏人才,各方面的人才。

尤其是管理人才,那真是求贤若渴。

之所以大张旗鼓的搞农场模式,不是因为农场模式有多先进,而是眼下维持整个体系不垮,最简单也最粗糙的方式了。

指望几乎全是农村出身的退伍兵,或者刚刚从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的知青有管理才能,不是扯谈么?

知道现在,武爱国除了搞粮食生产还有军队建设之外,做得最多的是什么吗?

搞培训班!

农场管理培训,农场规划培训,还有水稻以及木薯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培训。

军队基层指挥培训,实战经验总结培训,还有内务条例以及管理培训等等等等。

同时还要进行技能培训,木工,铁匠等等传统手艺,还有现代的机械维修和保养,汽车和摩托车驾驶等等方面的培训都不能少。

为了不让容易冲动的知青乱来,还要开设文化课以及历史课,还有政,治课的学习。

特么的,武爱国当老师当得脚不沾地!

一边培训,一边根据实际情况,还有自己的经验编写培训手册。

也幸好,缅国因为针对华人的事儿,此时正心虚着呢,暂时还没有心思和精力来找武爱国的麻烦。

大量缅国华人的加盟,倒是让武爱国的培训班,不再如刚开始那般缺少培训老师了。

只是,缅国华人接受的教育,和国内毕竟大有不同,有些培训课,武爱国是绝对不会让他们插手的。

当然,大规模的培训和实践课程,不停的人员流动,倒是叫武爱国对手下地盘和团队,有了最基本的控制力。

起码,在针对手下骨干的大培训没有结束之前,想要出现大的山头都不可能。

事实上,从红星农场出来的退伍兵和知青,明显比其它农场出来的知青表现更好一些。

倒不是别的原因!

而是在红星农场,他们熟悉并且适应了使用各种农业工具参与田地耕种。

武爱国辖下地盘里的农场,大量使用木制简易农业工具甚至是农业机械,他们上手自然很快。

其余农场出来的知青,连人工种植粮食以及田间劳动都还没彻底熟悉,表现自然就差强人意了。

只能说,一个好的环境真的很重要!

好在,这样忙得脚不沾地的日子,即将结束。

只要和国内谈妥,立即就能要求大量的人员支助!

到时候,他就能彻底的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经营地盘,顺便等待扩张时机。

……

武爱党和武爱红兄妹,从来都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

又是坐火车又是坐轮船,坐了班车还骑了驮马。

不仅如此,还有不短的步行路程!

说起来也是尴尬,武爱党郁闷发现,自己的体力和耐力,竟然还比不得小了三岁的小妹。

当然了,他的表现比同行的其他知青,倒是要好不少。鼓楼修理厂的临时培训班,也是有体育课程的。

加上吃得饱又有油水,身体素质其实还是挺不错的。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前往红星农场的知青数量,似乎格外的多了一点。

当然,分配到周围农场的知青,数量也不少。

不知不觉,武爱红依靠自己的优秀表现,还有乐观开朗的性格,丰富的学识,以及清秀的长相,成为了最受瞩目的女知青之一。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别说同行的足足有七八个女知青了。

也就是没有微信,不然妥妥整出数十个微信群出来。

等到了县城,并且在知青办报道之后,就有各自农场来接人的车马了。

最叫人瞩目的,自然就是红星农场派来的两辆威利斯吉普车了。

将周围农场派来接人的矮小驮马,比到泥地里去了。

“凭什么他们有车接,我们就只能跟着驮马走?”

年轻人不冲动,那就不叫年轻人了。

但凡有什么看不顺眼的事儿,都会第一时间嚷嚷出来表达不满。

更别说,眼前明显的不同待遇了。

这话说得,叫那些骑着驮马过来的农场接待人员,当场就黑了脸色。

尼玛,能有驮马接待已经很不错了。

也就是从去年开始,全面学习红星农场的先进经验,他们所在农场的情况才大有好转。

加上不少华侨劳动力的加盟,农场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不然哪能派驮马出来接人?

红星农场能派威利斯吉普车过来,那是他们有本事有底气如此。

真是邪了门,也不知道红星农场那位传奇场长,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在不损害农场利益的情况下,通过农场生产的物资,兑换到了两辆,六成新的威利斯吉普?

事实上,有不少人想打这两辆车的主意。

后面的红星农场场长,根本就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