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滑不溜手易老登(求月票)(1 / 2)

“说得那么委婉干什么?”

陈主任不满道:“不就是一帮混混么,放在以前都是要送去劳改的!”

“你能将他们打服,还能老老实实干了几天的卫生清理,看来实力不是一般的强悍啊!”

他是军人出身,历经过战火磨砺,对于武爱国这样拥有不俗武艺的青年,天然就有好感。

要说之前,他对修理厂这边,武志作为厂长,大儿子武爱国作为保卫科科长没点意见,怎么可能?

只是修理厂从开张后,就一直相当红火。

所谓瑕不掩瑜,他也不好多说什么。

可是现在,心中的那点不快,倒是消失了。

能够单枪匹马打得德胜门那边的真混混求饶,这本事不是一般的厉害。

就是放在部队里,也绝对属于好手了。

骑自行车过来的时候,他可是看得清楚。

为首的混混长得人高马大,怕不是有一米九的身高了。

单单就是自身的体格力量,便很是唬人了。

更别说,这家伙在德胜门那边混迹,手里要是没点武艺在身,很难混得长久。

“这不是,怕主任觉得我仗势欺人么!”

武爱国再次露出‘不好意思’的神色,坦然道:“我的想法很简单,与其将他们送去派出所浪费粮食,还不如让他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

当然,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提前告知陈主任,武厂长有个很不省心的小舅子。

但凡脑子没问题,就不会带着外头的混混跑姐夫家里,又不是你爹娘。

以后,指不定还有事端,先打个预防很有必要。

免得到时候,还有人叽歪武厂长六亲不认。

“说得好!”

陈主任眼睛一亮,不知道想到什么,脸上不由自主露出一抹轻松微笑。

街道那边的动作很快!

第二天就找了个地方,弄了个蜂窝煤煤站。

鼓楼修理厂这边制造的蜂窝煤,全都运到煤站统一出售。

“厂长,咱们以后不亲自销售蜂窝煤了么?”

为了此事,厂里的销售组长有些不满询问。

“咱们厂主打的是民用机械设备,不是蜂窝煤!”

武志干脆开了个组长碰头会,满脸严肃告知:“等手工制煤器,还有人工机械组合制煤器能够稳定产出,咱们还会逐渐削减蜂窝煤的制造!”

然后,就着一块小黑板,给这些刚刚升上管理岗位的新丁,好好的上了一堂经济课。

当组长们看到,一台手工制煤器的利润,比得上三四千个蜂窝煤的时候,哪还有什么反对意见?

与此同时,修理厂还给于了员工们足够的福利。

那就是购买手工制煤器的话,以出厂价供应,每个职工只有一个购买名额。

第一时间,修理厂生产的手工制煤器,就卖出去了三十台。

没错,此时修理厂的职工数量,已经达到三十人。

而且,对外招工的窗口,并没有关闭。

就是后厨的主厨和学徒,都咬牙买了一件手工制煤器。要么他们亲自出面和邻居谈,要么就让家人和邻居谈帮忙制作蜂窝煤的费用。

事实上,修理厂内部早就传开了,要是职工个人家里有一台手工制煤器的话,单单靠着给街坊邻居加工蜂窝煤得到的费用,就是一笔长期稳定收益。

只要脑子不傻,就能算得清账!

所以,厂里一旦放开了限制,首先购买手工制煤器的,就是厂里的职工。

接着,就是行动力强的有心人了。

刘光齐就是有心人,所以他第一时间,从老爹刘海中那拿到二十五块,算是第一批买到手工制煤器的外人。

事实上,这位一直相当关注武爱国的一举一动。

没办法,拿毕业证那天,武爱国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了点。

只是没想到,本来以为毕业后,会老实回老家种地的武爱国,竟然神奇的留在城里,而且还有了正式工作。

不过一个街道小厂,他自然是看不上的。

结果,由武爱国亲爹当厂长的街道小厂,却是发展得红红火火好不热闹,一度成为街坊邻居的话题中心。

刘光齐心中不是滋味的同时,自然对鼓楼修理厂多了几分关注。

他有关系不错的同学,就在修理厂当学徒工。

然后,第一时间听到了修理厂内部的传言,顿时就心动了。

不要说眼下,就是最严肃的那些年,以个人身份帮助街坊邻居,拿到一定的费用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儿。

正好这时候没有工作,通过帮助街坊邻居制作蜂窝煤赚点钱,省得兜里老是空空如也。

等他扛着手工制煤器回来,并且亲自示范制作了上百个蜂窝煤,顿时整个九十五号院都轰动了。

还是那句话,烧蜂窝煤可比煤球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