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幼稚(1 / 2)

“快,我们也跟上。”

嬴阴嫚拉着虞姬跟在嬴白和扶苏的后面,周围的护卫自然也警惕的跟了过来。

嬴白走的也不快,就慢悠悠的观察着,“这地方闻着应当是前些时候刚下过雨,要么昨日,要么就是今日一早,你看着地里的泥挖出来都还挺湿的。”

哎,鼻子太好也不行,全是新鲜的泥土和花草香。

大自然的味道真是太浓了!

实际上,即便是同样一片土地,两千年前和两千年后的湿度等都是不一样的。

扶苏也这么觉得,不过。

“阿白还想找些什么?”

嬴白:“我就看看,不会走很里面的。”她可惜命了。

不过古代的树林里,不晓得有没有野鸡野兔啥的,再不济,这段时间应当会有……黑木耳吧。

而且还刚刚下过雨,正是木耳最喜欢的湿润天气呢,如今也算是吃木耳的季节来着。

“找到啦!”

嬴白想着,忽然一下就看到了不远处长了一片木耳,拔腿便跑了过去。

“扶苏快来,采木耳啦。”

扶苏快步跟上,看到眼前树干上长的黑木耳,说了句,“这不是木緬吗?”

原来在后世,木緬是被唤做木耳啊,倒也差不多。

(木耳在周时便已开始采摘并食用,周记中也描述过皇家和贵族的宴席上,木耳常作佳肴出现,他们称之为尔;礼记中提到的木緬也是木耳的别称;齐民要术里也详细介绍了木耳各种烹饪方法;还有一个说法是汉时开始药用,南北朝后才逐渐作为食材)

扶苏抬手间,立马便有宫人快速转身回去取可以装木耳的木筐或篮子。

嬴阴嫚蹲在那树木的前面,有些好奇,“原来木緬是长在树上的啊。”

她在宫中的时候也是吃过的,但却还是第一次看到木耳这般新鲜且长在树上的模样。

真好,跟着阿白还能见识不少的东西。

一旁的韩信看着树上长着的灰扑扑的木耳,还有些惊讶,“这东西,原来是可以食的吗?”

他以往瞧见了,从未曾在意,忽然觉得错过了许多。

嬴阴嫚点点头,“这东西即便在咸阳亦是有些供不应求呢。”

当然了,嬴阴嫚知道的只是宫中和一些官员家中。

而一旁的嬴白已经开始想木耳的各种吃法了。

“木耳炒腐竹,没有胡萝卜和青红椒的鱼香肉丝,哦,也就是木耳小炒肉差不多,然后还有葱香木耳,丝瓜……额……丝瓜还没有,那就鸡蛋炒木耳吧,还有素三鲜。”

“也就是木耳,香菇,还有腐竹……哎,好像做来做去也就这么几样菜啊!”(古代有香菇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记载的越骆之菌,经考证为香菇;也有考古推测显示我们老祖宗早在好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食用菌类了)

扶苏:……听着就觉得很好吃的样子啊。

然而一旁的嬴白兴奋却忽然变成叹气,“哎,能吃的东西这么少,真想一脚把刘邦给踹西域去。”

休息中的刘邦忽然打了个喷嚏,“嗯,看来是我儿想我了啊。”

他目光灼灼的看向嬴白他们那边的方向,“也不知那边是在做什么,这般热闹。”

一旁的樊哙摇头,“不知道,估摸着是找到了什么好东西吧。”

……

“是阳滋公主她们发现了一大片可以治疗痢疾的药草,夏侍医都被喊过去了。”

萧何的身影忽然出现在他们跟前,随后在他们身侧的空地上坐了下来,随手将手中竹筒丢给他。

“哟哟哟,我们大忙人可算有时间来瞅一眼我们了。”

刘邦乐呵呵的接过后调侃,一边凑近闻了闻,随即打开竹筒瞧瞧里面放了什么好吃的东西。

“这里头是什么啊?”

“芝麻球,阿白小殿下最爱吃的点心之一。”

提到嬴白,萧何的嘴角忍不住深了几分。

“阿白小殿下爱吃的,那可是好东西。”

一旁的樊哙也凑了过来,毕竟谁不知道嬴白的受宠程度,堪比长公子啊!

她吃的用的可不是别人家中黄犬那般快坏了的剩菜剩饭,而是同陛下和长公子那般用的都是最好的东西。

当真是人不如犬啊!

要知道这芝麻球除了陛下他们和一些百官,底下的普通兵将是吃不到的。

百姓间,更是闻所未闻。

……

刘邦很快打开了那竹筒,眼睛顿时就亮了,“哟,这么多个。”

他数了数,有五个。

应当是萧何特意带给他们一人一个的。

“谢啦。”他乐呵呵的拿出一个,然后将其他几个分下去。

“不过你咋有这么多个?自己不会没食,特意给我们留的吧!”

萧何笑笑,“本只有三个,只是长公子觉得我这段时日太辛苦都瘦了,今早便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