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那条缠绕在无数误解中的线(2 / 3)

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伊森说道。

“我想问,你们是开车来的吗?”李轩提出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

“是的,我们都是开车来的。”伊森有些意外。

李轩低声对王琳琳说了几句,王琳琳便转身进了屋子。

“还有其他线索吗?”李轩继续询问。

“没有,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伊森显得有些沮丧。

“那有没有人徒步来这里呢?”李轩环顾四周的中情局司员。

“没有,而且我觉得你现在问的问题毫无意义。”一个司员不耐烦地说道。

李轩没有理会他,继续向尸体出现的地点走去。他仔细观察着现场,王琳琳突然出现在他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破案可不是靠悄悄话就能行的!”有人不满地嘀咕道。

李轩微笑着瞥了眼那个出言讥讽的司员,并未言语,只是张开双手,闭目凝神,仿佛在感受着什么无形的线索。

“伊森司员,我看咱们可以让下一位侦探进来了。”那位司员看着李轩的模样,只觉得他是个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在这里白白浪费大家的时间。

李轩转向伊森,礼貌地提出:“能否请我们看一下尸体?”

“很抱歉,你们的时间已经到了。”伊森也开始觉得这两个人在故弄玄虚。

“那真是太遗憾了。不过,我能问一下吗,死者手上是不是戴着一块女士手表?”李轩的话语让伊森愣住了,因为他说的没错。

“确实,有一块女士手表。”伊森承认道。

“但死者应该是男性吧?”李轩低头摆弄着风衣的扣子,看似随意地问道。

“您是怎么知道的?”伊森的态度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其实很简单。昨晚下了一整夜的大雨,而这里是政府规划的心动绿化带,土地前几天刚被翻过。但我们到达时,地上却有许多车轮印,还有比车轮更细的长条形印记。”李轩耐心地解释道。

伊森闻言,顿时来了兴致:“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坐车来这里又有什么关系?”

李轩无奈地笑了笑,心中暗叹中情局专案组的智商。“如果你们稍微动点脑子,就应该能想到,昨晚这里是案发现场,而且显然无人居住,到处都是灰尘。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里要么是凶案现场,要么就是有人在此抛尸。”

“可这又说明了什么呢?”之前那个讽刺李轩的司员也提出了疑问。

“当然有关系。正常的车轮印记长约23.5厘米,但有一条印记却不到10厘米。幸好今天天气不错,否则你们的车轮印肯定会覆盖住那两条细小的印记。”李轩耐心地解释道。

听完李轩的解释,那位司员羞愧地低下了头,不再言语。

“您的意思是,这里不是第一案发现场?”伊森紧盯着李轩问道。她和同事们仔细搜查了一整天,都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没错!而且凶手是个女人!”李轩肯定地说道。

“有什么证据吗?”伊森急切地追问。

“马路上有两条腿的印记,你们可以去量一下。但奇怪的是,并没有发现任何脚印。这说明拖着尸体前进的是一个瘦弱的女孩子。如果是稍微胖一点的人,印记上肯定会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但这里几乎没有。”李轩的分析让众人恍然大悟。

“可这样还是不能完全确定啊?”伊森皱着眉头说道。

“郑器,你来说吧。”李轩示意王琳琳。

王琳琳指着通道上的一条淡淡划痕说:“按照人的身高比例计算,如果拖着一个人走,划痕应该是由某种尖锐的东西造成的。位置排除在脚上,那么很可能是手上的东西。根据计算,应该是一个身高不超过1.65米的女性。”

李轩向其他人解释后,所有人都以敬佩的眼神看着他和王琳琳。

“可以朝东南方向的那条路搜查监控!”李轩指出了明确的侦查方向。

“我能问一下为什么是东南角吗?”伊森弯腰问道。

“因为只有东南角是柏油路,不会留下脚印!如果案子破了,麻烦把结果通知我一下。”李轩牵着王琳琳离开了现场。在场的司员们纷纷弯腰向他们表示感谢。

“你是怎么知道的啊?”王琳琳听完李轩的解释后,差点就要为他鼓掌了,好在她及时忍住了。

“当时有那么精彩吗?”李轩笑着看向王琳琳。

“当然了!你不知道,那个一直看不起我们的司员,当时脸都绿了!这下咱们肯定能进中情局,说不定还能上报纸呢!”王琳琳兴奋地想象着李轩成为更多人的偶像。

“不会的,伊森不会把这件案子的功劳给我的。”李轩却显得格外淡定。

“为什么啊?案子明明就是你破的啊?”王琳琳难以置信地看着李轩。

“如果这件事被曝光,中情局连这样的案子都破不了,那还有谁会相信他们呢?他们肯定会被民众质疑和批评的。”李轩早就预料到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