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全民公敌!(2 / 3)

她感到陌生。在此之前,她从未体验过这种莫名的情绪波动。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

伊斯亨特所在的宾馆内,距离苏跃身份曝光已经过去了三个小时。虽然cia最高长官菲利普马克刚刚才挂断电话不久,但此时他又再次打来了电话。

“伊斯。”菲利普马克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们的智囊团已经得出了结论。”

“对我们最有利的策略是,一边与华夏合作,一边追究苏跃重返华夏的责任。”

“我们会尽快将这一决策公之于众。”

“伊斯,这是我们的绝佳机会,千万不能错过,明白吗?”

菲利普马克严肃的语气凸显了这件事的重要性。自从苏跃对米国造成了深远影响后,米国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社会各界都在竭力维持这种平衡,生怕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无法收拾的局面。

没有人愿意看到那样的结果。而现在,苏跃身份的曝光反而成为了一个突破口,这正是伊斯亨特这支“外交”队伍来华原本的任务目标。

“我明白。”伊斯亨特坚定地回应道,“我们会竭尽全力去逮捕苏跃。”

苏跃以张奇的身份在米国掀起轩然大波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能够继续追捕苏跃,正是伊斯亨特所期望的结果。

得到伊斯亨特的肯定答复后,菲利普马克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挂断了电话。紧接着,米国国内便爆出了一系列新闻。

“苏跃是华夏间谍?他来到米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为了挑拨两国关系!所谓正义之士的丑陋行径!”

“苏跃还是张奇?他到底有何企图?”

这些新闻如同轮番轰炸一般冲击着米国民众的视野,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普通人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阴谋论总是充满好奇,而这种好奇又让他们愿意相信苏跃是有所图谋的。

许多人选择性地遗忘了“张奇”在米国做出那些事情的起因。如果不是因为扭约警署的栽赃陷害,苏跃怎会走到这一步?然而,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那些能够看透真相的人,在网络上被一致视为苏跃的同伙,遭受着无尽的谩骂和攻击。

这样的声音不仅在米国流传,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许多人开始对苏跃进行口诛笔伐。

“苏跃是个阴谋家,谁也不知道他接下来会做什么。现在应该提高警惕……”

“不能放任苏跃的行动,他就像一颗不受控制的核弹!”

“怎样才能约束这样的人?如果他想要挑起战争,我们恐怕一无所知!”

这样的言论在网络上肆虐。虽然在华夏这种风气相对较弱,但不少人也开始了解到一些内幕。即使他们不相信苏跃真的会挑起战争,但也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二月二十五日,米国正式在联合国对华夏提出了指控。

“隐藏国际通缉犯,并散布对我国不利舆论……”

“现在要求华夏必须交出苏跃!”

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米国对华夏的指控如同晴天霹雳,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没有哪个国家能料到,米国竟会如此公开、如此直接地对华夏展开指控。

尽管华夏对此早有所料,但苏跃混入华夏安全局已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无论如何应对,这一事实都已无法改变。

一时间,华夏之前对苏跃的引渡令失效,反而成了米国刺痛华夏的关键证据。

在华夏安全局内,刘龙石正在接听一通来自上级的电话。对方的声音低沉而苍老,透着一股严肃的气息。

“当前的局势对我们非常不利。”对方说道,“虽然我看到了你的布置和计划,但我们不能接受这种长期的影响。特别是苏跃在电影里留下的那个信息……你真的确认他是与我们合作的吗?”

如果这些话被旁人听到,恐怕会震惊不已。即便是已经有所怀疑的高翔,也根本无法想象安全局会布下如此大局。

全世界,包括正在指控华夏的米国,都绝不相信安全局和苏跃之间会有合作。而这,正是刘龙石和苏跃巧妙利用的空子。

苏跃混入安全局,以及那天晚上身份暴露时手机上收到的短信,其实都是刘龙石一手策划的。虽然说是合作,但明里暗里,两人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争斗。

比如,刘龙石并不知道苏跃在商场里与苏国、米国特工有过怎样的交锋;又比如,在高翔提议与冯川互换身份时,刘龙石大力支持……

这些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两人之间的角力却从未停止。

此时,刘龙石对上级说道:“合作的事情应该不会有问题。不过,对于苏跃自己的计划,我确实不太清楚。”

他稍作停顿,又继续说道:“但既然他能与我们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他的态度。”

对方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刘龙石的话是否可信。随后,那位老者再次开口:“我不管你们之间还有什么交易,刘龙石,你应该清楚现在的局势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