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呢?”这个念头在阿奇脑海中闪过,因此当他看到华裔罪犯的新闻时,格外上心。他迅速阅读完全文,正准备发表评论,手机却突然收到了一条消息。
叮咚!
是项海天发来的微信:“阿奇,看新闻了吗?米国警署被炸了,他们不是自称第一警署吗?[偷笑]”
项海天最近似乎开始尝试使用表情了,这在以前那个严肃的他身上是看不到的。或许这也是苏跃带来的影响吧。不过,这个表情用在这里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看来项海天在使用表情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阿奇正准备回复,又收到了中海金天琴的消息:“康队,新闻说有华裔罪犯炸了米国警署大楼,你看到这个新闻了吗?”
金天琴是中海的刑侦队长,项海天是粤州的,而他则是青州的。三位刑侦队长因苏跃案结缘,关系日益深厚。此时,阿奇干脆将他们二人拉进了同一个群聊。
进群后,阿奇直接发消息:“我看到新闻了。”
项海天:“哦,叶队也在啊。”
金天琴:“哈哈,这下人都齐了。我说康队,把之前专案组的人都拉进来吧,你和陆栾说到底都是被苏跃给骗了,也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
阿奇:“别提了,我想找陆栾说话,那小子总躲着我。”
项海天:“先不说这个,就这个新闻,康队怎么看?那个华裔……[疑问]”
金天琴:“是啊,我也这么觉得,那个华裔叫林墨的,有没有可能是苏跃?”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在米国,林墨已经发出了审判预告。但阿奇心中已有了判断。
他原本想在新闻下回复的,就是他的想法。于是,他在群里继续说道:“我倒觉得不会是苏跃。炸了米国警署这种事,我总觉得不是苏跃的风格。虽然新闻看着挺厉害,但从风格上来看,和苏跃有些不一样。他在国内的行动很克制,而这个米国的……更像是个行动偏激的疯子。”
金天琴:“这么说起来,的确不太符合苏跃的风格。”
项海天:“原来如此,我心里看过新闻后也感觉有些不对。”
接着,项海天又提道:“顺便说一句,刘振那小子明天就要从粤州去意大利了,说是在深造之前,先提升自己的文化造诣。”
金天琴:“不愧是富贵人家的公子。”
几人闲聊起来,对于远隔重洋的警署爆炸事件,他们其实并不太在意,说到底也只是个新闻而已。
……
此时,苏跃正在唐人街。在这里,他不会受到太多关注,因为大家都是黄种人。在避开摄像头时,他甚至会故意摘下口罩。当然,此时他脸上的妆容已不再是林墨的样子。
他走进一家小旅店,开口说道:“帮我开间房。”
旅店的老板娘看到如此英俊的小伙,还说着汉语,倍感亲切。她很痛快地给这个“看起来就很面善”的小伙子开了房间。
苏跃虽然准备了许多话术应对登记,但没想到事情出乎意料的顺利。他也不由得感叹,这的确是个看脸的时代。
关好门坐在房间里后,苏跃开始整理有关“直播审判”的准备工作。利用黑客技术截断电视信号后,他在数十万人的观看下预告了自己即将进行的“直播审判”。
他很清楚,自己能够如此顺利地从警署逃出来,根本原因在于这些米国人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特殊的罪犯看待。
他们还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普通人。
若非如此,自己绝无可能从警署大楼中逃出来。
他利用的是这些人对未知的恐惧心理。
一旦他们知道自己是谁,开始针对自己进行谋划,那么接下来的行动将会十分困难。
在米国,他们对隐私的窥探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监控摄像头的分辨率比国内清晰许多,甚至隔着三十米也能照清楚人的相貌。
在这种情况下,苏跃想要完成接下来的目标,就必须转移这些人的注意力。他必须有一个大动作,否则接下来的计划将无从入手。
于是,他策划了这场“审判者”的桥段。今晚他会做好一切准备,明天晚上,米国将会迎来一场恐怖直播。那些米国警员也会清楚,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何等的疯子。
既然要进行伪装,苏跃自然会选择一个人设最为贴近的行为进行伪装。所谓“审判者”,自然是疯子比较合适。
“呵呵……”苏跃轻笑两声,心中暗想,“没想到我有朝一日还能扮演这样的角色。不过这似乎……还挺有趣的。”
整个米国都笼罩在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中。
“审判者”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丝毫不亚于当年双子大厦遭遇飞机撞击的事件。
如果说双子大厦的悲剧只是单纯的疯狂行为,那么现在这位自称“审判者”的华裔,他拥有从米国警署逃脱的实力,具备颠覆秩序的能力,他的存在无疑让人们心中充满了惶恐。
网络上,人们反复研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