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偶遇(2 / 3)

之下成交立项的。

而且,并不止这些……

自从苏跃跟随专案组目睹了那起空气注射致死案件后,他便对宋文这个人有了了解。

其实,行动计划早已在他的筹划之中,包括对明宇在黑市中的反侦察,以及通过宋文的心理医生了解他的性格。

帝豪大厦发生的一切,都在苏跃的掌控之中。

宋文早就约定在帝豪大厦见面,而国际刑警的到来,更是为苏跃提供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如果不是项海天接到那通电话,市局的人就不会前往帝豪大厦,所谓的挟持人质事件也就不会发生。那通国际刑警的电话,其实是苏跃打的。

他知道宋文既谨慎又疯狂,每次大规模行动都会留好后路。

特别是从心理医生那里得知宋文的病情日益严重,且经常提起苏跃并询问医生的看法后,苏跃更加确信宋文会发疯搞出大事件。

为此,苏跃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留下的后手包括通风管道里的乙醚、四十层化好妆的娃娃,以及与弘文科技公司员工的联络等。

当然还有切断电路的时间控制,这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

唯一让苏跃感到棘手的,并不是宋文,而是那个像保镖一样的明宇。

这个人实力不俗,聪明且动手能力强。

当苏跃使用声音伪装技术伪装成宋文的声音让他开门时,他立刻提高了警惕。

但苏跃并不只有一种方案,他使用备用钥匙开了门,冲进了五十层。

尽管明宇身手不错且身经百战,但最终还是苏跃取得了胜利,这算是唯一的小小变数。

接下来,就是这场“演出”最精彩的部分了。

从高楼上坠落的两个人,当然是明宇和宋文。

苏跃在明宇的脸上化好妆,将他绑在五十楼的外侧。

当苏跃推着宋文坠楼时,他们从四十九楼开始向下坠落。

在围栏碎裂后,有一段斜坡,宋文滚落下去。

在那短短的两三秒时间里,苏跃完成了移花接木。

他拽住了早已准备好的绳索,与同样化好妆的明宇一起坠落。

在最后一刻,宋文根本没有注意到他抱着的苏跃已经换了人。

连如此近距离的宋文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更何况是那些因为仰角关系而无法看清的楼下围观群众?

宋文会为自己作证,围观群众也会为他作证,那个故意踢了一脚而转换了方向的dv机,全国的观众都会为他作证。

甚至在坠楼的时候,苏跃还站在四十九楼用第二个麦克风与宋文对话。

当宋文发狂般地质问苏跃是不是疯了时,苏跃之所以能那么冷静镇定地说出“我原本就一无所有”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根本就是在演戏。

而这一切都能够得到佐证。

在这种情况下,“苏跃之死”已成定局,这是早就写好的剧本。

苏跃的犯罪痕迹已经被消除,他本人也已经“不复存在”,因此他的身后当然也就没有追兵了。

这是苏跃给全国上下的一份“礼物”,而且他也不怕人们不接受。

既然有了“英雄”之名,那么这样的归宿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的。

与黑暗和阴霾相比,人们更喜欢光亮和正能量。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在这种压抑、无助和绝望的情况下,这种正能量的“鸡汤”、这种慷慨赴死的英勇行为是人们希望并想要看到的。

英雄的结局就该是如此,这也就让人们更无法怀疑苏跃之死会存在什么问题了。

也不是无法怀疑,而是人们发自内心地不想怀疑。

不仅仅是普通人会这样,就连市局的各位也都是如此。

他们不愿意相信自己所见到的、所触动他们内心的那一幕是假的,所以会帮助自己证明那一切都是真的。

这和无能无关,只是苏跃利用了人的心理罢了。

人们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只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这是人自发的自我保护措施,同时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苏跃给了他们这份“礼物”,他们也就这样欣然接受了。

尤其是在这个冷漠的大环境下,当有人站出来用生命告诉人们这世界是应该有光热的、人们的心应该是温暖的时候,这一切当然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

甚至苏跃还选择了日出的时候坠楼……这让人们心中震撼的一切都是苏跃刻意营造的。

若非如此,谁会在赴死之前说那么一大串话呢?

不过这种细节不会有人在意。

参与者不会在意,听闻者也不会在意。

这些都将会成为人们在日后想起苏跃这位“英雄”存在过的资本,他们会精心保存着。

若是有人说这是苏跃刻意的做戏,怕是会被喷个狗血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