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大白求子!导演在穷困潦倒时才拍好(4 / 5)

什么大事”

马寻并没有对晓冉有什么隐瞒,因为他确定李大白对自己是忠诚的。

于是乎,就简单的重复了一下对宁皓说的话。

晓冉听后大吃一惊,“这,这……我们竟然就这么输了”

马寻听后倒是摇摇头,“谁说我们会输”

对,不一定我们就输!

但是……

“马哥,我真的很好奇呀。”

“有什么好奇的”

“就是,就是宁皓的成功的原因,这,这倒是什么”

马寻听了笑而不语,晓冉一时不好再问,有再多的好奇也只能憋着。

直到车子开到了胡同。

马寻跟晓冉下了车,然后让司机回去。

他们二人走在胡同里。

“其实,不光是宁皓。”

“啊”

“还包括冯晓纲。”

“这……”

“他们的成功原因其实十分的简单,那就是,他们的电影在当下,至少是能引发普通人共鸣的,也就是接地气。”

引发普通人的共鸣

对呀!可不就是这个原因嘛。

而且,马寻给宁皓的那句话,也就是在说这个。

他宁皓当初道歉,那不就是很接地气,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无数网友都觉得,宁皓跟大家是差不多的普通人。

可是,反过来呢

晓冉想到了一个问题,可一时又有些想不明白,直到

他们二人进入了马寻的小院。

“马哥,宁皓这个人,会不会以后就……”

对,此刻的晓冉想通了这件事。

她这甚至不是一个问题。

马寻笑了,直接进屋。

“人都是会变的,就好像冯晓纲,他其实已经变了,就好像这部片子,他们原本的宣传重点是刘天王跟葛老师,以及那两位女主角。

但真正出彩的却是傻根儿。

还有戏份很少的范老师、冯老师。

懂了吗”

这一句懂了吗,让李晓冉怔住。

“那,宁皓什么时候会变呢”

马寻直接给了她答案,“有钱的时候,或者确切的说,当宁皓没有了‘如果这部电影不成功,饭碗就会砸了’这种焦虑的时候。”

这话,说的李晓冉又是一愣。

但紧接着,马寻就来了一句粗俗的。

“很多导演都这个b样,没钱的时候拍的电影可t牛逼了,等一旦有了钱,拍的全t垃圾!”

晓冉噗嗤一笑。

但,马寻真的没有说假话。

宁皓就是这样的,他后来的电影被很多人吐槽,就是因为他已经根本就不愁生活问题了。

就好像那部《红毯先生》。

十分敷衍,非常生硬的干脆抄了一部欧洲电影。

其实《红毯先生》可以有很多的地方,都能让宁皓回到自己以前电影的那种风格。

比如,那头猪,还有刘天王去乡村体验生活等等。

但这些个机会,宁皓完全没有把握住。

根本就没有展开。

《红毯先生》的这些桥段,要是放在当下,能创作出《疯狂的石头》的宁皓手里,他大概也会抄,可抄的绝对会出彩,会拍出更多的笑点。

至于说冯晓纲,那更是如此。

其实,冯晓纲现在就飘了,他要拍《夜宴》就是明证。

他以前玩的都是市井文化,跟着人家王蒴混的。

《夜宴》可好,直接搞人家莎士比亚。

这不就是要玩高端嘛。

莎士比亚的东西,市井群众有几个真正的看过

大部分也就是听着这个大名,就觉得很牛逼罢了。

说不好听的,他冯晓纲这就是在跟以前的影迷做切割。

你们这些穷老百姓,你们层次不够!

马寻这不是冤枉他,看看冯晓纲《夜宴》之后吧,这部其实就不怎么成功,而在之后,冯晓纲更是一路走到黑。

《非诚勿扰》对吧,这就是都市小资的装逼之作嘛。

里面是一股子都市精英的味道。

但这个片子还真的是让他赶上了,因为就时间而言,那时候正好是咱们国内中产阶级群体起来的阶段。

也就是说,这货运气不错,正好碰上了我们都市精英数量膨胀,而且急需装逼的时间点。

可后来这货越来越飘。

拍的东西也就越来越不接地气了,甚至还喜欢上价值,讲道理,一股子浓浓的爹味儿。

关键是,这b货讲的那些道理,全t歪的。

就好像《集结号》,这片子粗看不错,可细看……草!

屁股歪哪儿去了!

算了,还是不说他们了。

这也是当然的,人家晓冉已经褪去了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