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我在火星种土豆(2 / 3)

倒是有可能,这是池野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在商业和“文艺”上做的相对平衡,历史票房口碑成绩都绝佳的大制作。

但也要看上映后的反响…以及,你不得不承认,这同样是一部商业属性极重的商业片,且具有很强的工业化…却不是在内地大陆。

是的,工业化。

国产工业化电影,是上面一直要求且期盼的目标,科幻电影就是集大成之作的一个绝佳题材。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幻电影不光能代表中国工业化电影的成型、进步,标杆,打破好莱坞垄断的机遇,甚至它还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软文化实力,成为一个备受世界瞩目的“舞台”。

——例如地球上的《流浪地球2》,里面出现过多种当时未实现的科技,但在筹备小破球3期间,这些科技已经被一一实现,堪称官方和电影联动的教科书。

“科技强国”,是目前整个国家都在施行的国策啊。

所以,《流浪地球》的出现才会那么振奋人心,甚至一度将电影团队捧上神坛。

所以,这个题材它和任何题材都不同,池野要么不做,要么就一定要做好,不然就会跟《魔都堡垒》一样,直接查无此人。

前几年,业内资本那么精明的情况下,大规模的瞄准科幻题材,为的不就是想要一部《流浪地球》,想抓住这个百年难遇的机会吗?

池野也想试试,那么首先,他就需要一个“行内人”,一个能帮他将这个项目组建起来的人才。

下午五点钟,他见到了这个人才。

……

咖啡厅内。

池野打量着对面胡子拉碴的青年,他年龄不大,却留着络腮胡,一副困得睡不醒的模样。

但池野知道,这是个人才。

郭峰,内娱此前一个并不出名的小导演,从出道到现在,没拍出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

在五年前,他开始深入钻研科幻电影领域,在上面没有政策的时候,他靠着人脉关系,自费到美国学习先进的工业化电影技术,且手底下还有一个有着共同志向的团队,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热爱的团队。

是一个十足的偏执型“人才”。

为什么说他是人才?

因为池野找遍了这个世界,都没找到郭凡,又找了几轮,才终于锁定到了他身上。

他跟郭凡不太一样,但又有点像,池野决定试一试他。

“科幻电影?你要拍吗?”

郭峰在听完池野的讲述后,眼皮打架:“这个不好搞的…以国内现在的技术,想搞好很难…我看了那个《魔都堡垒》…说实话,我有点灰心。”

“你是对《魔都堡垒》灰心,还是对国内的工业化电影灰心?”

郭峰一愣。

池野将手机翻过来,推向他:“这是我正在拍的一部电影,投资3个亿的末日灾难片,你可以看看。”

郭峰顿了顿,意外又吃惊的接过来,翻了翻池野手机上的内容,半晌没有说话。

“这不是在内地拍的。”

池野解释:“因为题材有点敏感,在外面我们搭了很长时间的景,包括其他团队,说实话,花的冤枉钱不少,连群演都要求至少练习半年以上的“丧尸舞”。”

郭峰放下手机,赞叹:“您真的很用心。”

池野斜眼打量着他:“我不是给你白看的。”

郭峰一怔。

“这么说吧,《流感》也是工业化电影,但因为内地现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够成熟,所以我们只能找外面的团队…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做了出来。”

池野想了想,直言不讳:“上面给了我一定的支持,会开绿色通道,我手里也有本子和投资…”

郭峰张了张嘴,完全没想到池野说的这么直接,这么…让人难以拒绝。

“那我…我考虑…”

“你别考虑。”

池野打断他,很干脆的说:“是我需要考虑你,不是你考虑我。”

郭峰:“……”

“你们团队的成员都很优秀,也很年轻…但你们没有实操过的经验,所以我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大项目交给你。”

“……我…我们可以的,真的可以,就是国内没剧本,三体我们现在搞不出来,但其他的类型…”

郭峰想解释。

不知不觉间,他有点急…因为池野刚才说的话,和给他看的东西,确实对他很有吸引力。

——池野嘛,他知道,内娱现在最红的年轻艺人…此前他对池野的印象就是这个。

但到了现在他才反应过来,对方确实是内娱现在最当红的艺人,但同时,他还是一名老板,一个手里握着各种对他来说都极具吸引力资源的“资本”。

嗯…通过对方跟他三言两语的交谈,就瞬间扭转彼此“身份”的样子来看,他觉得池野确实和曾经的郁言不一样。

郁言是断层顶流,但池野除了是断层顶流,个人能力无疑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