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自己的谦让。
曹植则是用诗句表达自己,甘愿做一铺阶之石,而不愿意同室操戈。
曹操若有所思,忽然笑道:
“……好,孤有诸子如此团结,大魏当兴于汝兄弟三人之手也。”
“如今我等既得葭萌、白水二关,可去取涪水。”
曹操似不愿再聊这个话题,转而提到了进兵事宜上去。
或有人谏道:
“涪水关守将乃蜀中名将邓贤、泠苞,此二人深得军心。”
“兼之关城险固,粮草足支三年。”
“不若绕开此关,径去雒城。”
曹操一扶长须,摇了摇头:
“诚如是,必为涪水守将两面夹击。”
“此行太险,孤不欲为此事也。”
于是决定,亲统三万大军,旌旗蔽日,直取涪水关。
探马飞报,泠苞、邓贤当即商议对策。
二人一致认为,此前曹操是靠骗、靠偷袭,打了蜀兵一个措手不及。
这才被他侥幸取得白水、葭萌二关。
如今蜀军已经做好准备,涪水关又是兵精粮足。
以蜀道之险,没道理拦不住魏兵。
曹操至关前,先遣使送黄金百镒、锦缎千匹至关上,附书曰:
“孤素闻二将军忠勇,今特致薄礼相赠。”
“若两位肯愿归顺,当以列侯相待。”
邓贤览书大怒,掷礼于地:
“曹贼欲以货利污我耶”
于是立斩来使,悬首于关前,以示自己抵抗之决心。
而泠苞却在一旁暗忖:
“曹操势大,蜀中诸人又各藏心思。”
“就算我拼死抵抗,到头来也未必便能被蜀人厚待。”
“还是留足退路为善。”
遂私藏半数金帛,佯作不知。
继续与邓贤抵抗曹军,只是又勒令本部部曲,不必尽力死战。
他想要保全自己的军队。
早有细作报知曹操,乃笑谓左右人道:
“泠苞贪而邓贤刚,可间之。”
是夜三更,曹营突然金鼓大作,火光冲天。
邓贤急登城楼来看,见曹军分三路攻关,急调重兵防御。
战至天明,却见曹军虚插旌旗,真人早已退去。
如此连番七夜,蜀军疲惫不堪。
“此疲兵战术耶”
“乃李翊惯用之术,曹贼如何学之”
最喜欢用疲兵战术的是李翊,大伙儿都听说过。
而饱受疲兵战术之苦的则是曹操。
如今也算是有样学样,用到蜀军身上了。
至第八日时,曹操命乐进率死士三千,着蜀军衣甲,混入运粮队中。
泠苞军因连日困倦,查验不严,竟被混入关内。
夜半火起,乐进自内杀出,斩关落锁。
曹洪趁机率铁骑冲入,邓贤挺枪死战,被暗伏的弓弩手以暗箭射中右臂,力竭被擒。
曹操升帐,见邓贤铁链缠身却昂首不跪,泠苞则伏地请罪。
曹操亲解邓贤之缚:
“将军真义士也!若肯降,孤当以征西将军相授。”
邓贤冷笑:“要杀便杀,何必惺惺作态!”
曹操不怒反笑,忽命押上泠苞私藏的金帛:
“泠将军既受孤礼,何不早降”
“这……”
泠苞面如土色,不知如何应答。
曹操乃厉声叱道,“贪而生叛,留之何用”
立命推出斩首。
复温言谓邓贤曰:
“孤杀叛将,非杀忠臣。”
“若将军不愿归降,可回成都去,整军来与孤再战。”
话落,命人将邓贤送出营帐。
又赠他一马,表示他可以走了。
邓贤犹豫一下,望一眼曹操,见他面上带笑,并无恶意。
乃策马奔腾而去。
目视着等邓贤远去的目光,曹操脸上原本的笑容顿时凝住,转而是眉宇间的一川不平。
黄须儿持弓走来,拈弓搭箭,对着前方便要射。
忽然,听得马蹄声渐近。
原本远去的邓贤,又策马回来了。
曹操急命曹彰将弓箭收好。
又亲自上前去迎,说道:
“邓将军何故去了又回”
邓贤说道:
“某深感曹公大义,适才去时,终觉心里有愧。”
“若蒙曹公不弃,贤愿效犬马之劳!”
曹操大喜,急扶邓贤下马,拜他为征西将军。
曹操为何如此重视邓贤
因为他是蜀中地位比较高的蜀将。
曹操此举,也是为了大结蜀人之心。
不是他重视邓贤,而是重视他的身份。
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