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屠灭司马氏(5 / 7)

势已危,所争时日足矣。”

“当速迁金玉典籍入关中,以保宗族根基。“

司马氏在河内四百年的财富,想保全是不可能的了。

此番只能够断尾求生,把最值钱的东西先保住。

司马馗顿首曰:

“长兄不在,兄便为家主,宜先率轻骑赴关。”

言外之意,只是让司马懿带着最值钱的财物典籍先走。

司马懿正欲开口,司马馗却解释说:

“李翊所仇者,唯仲达兄耳!”

“其言屠族,不过虚声恫吓。”

“观刘备素以仁厚称,齐军征伐亦未尝戮及无辜,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尽灭我族”

“此必乱心之术也!”

司马馗认定李翊宣扬的屠灭司马氏全族,只是他的政治宣传,就是为了威逼他们家族就范。

以齐军过往得我履历来看,他们应该不会作此丧天良的事。

何况以司马家族的影响力,当真被屠戮了,肯定也会引得天下豪族人人自危。

这对于齐国而言,无异于自掘坟墓。

于是,司马馗建议道:

“仲达兄宜速携金帛西入关中,弟等则率宗人隐于大伾。”

“待兄安抵雒阳以后,再遣使斡旋,徐图团聚,则家脉可全也。”

司马馗认为,他们跟司马懿完全可以分作两路。

一路就是司马懿带着最值钱的东西先走。

另一路,则是他们的族人,将剩下的财富全部带到山中去。

等司马懿安然抵达雒阳以后,再与李翊谈判,将他们救走。

其实,只要司马氏发下狠心,他们完全可以保全族人的同时,将部分财物带走。

可这也意味着,剩下的财物会全部留给河北人。

这是令司马馗万万不能接受的。

这已经不是败家了,是欺师灭祖啊!

司马馗宁可赌一把,赌李翊不敢屠族。

不敢冒着天下大不韪,冒着违背刘备以仁义治世原则,行此残暴之举。

司马懿闻言,执两位弟弟的手,泣道:

“吾岂忍独生耶”

虽然司马懿也不相信李翊会那么冲动,但自己要是真的采纳了这个计划。

就意味着他要把司马氏的族人,尽数丢在河内了。

可万一有个差池闪失,家族里可就只剩他的哥哥和几个弟弟了。

司马馗正色说道:

“昔范蠡存越而分道,今存司马氏者,唯兄之智也!”

“愿兄速发,切勿为感情所累。”

司马懿垂泪告别,于当夜携家传典籍并十车细软,由死士护送,奔雒阳而去。

而司马馗与司马敏,乃尽聚家族财产,并宗族五千余人,连夜遁入大伾山里去。

这五千宗族当中,有不少人并非是司马氏族人,而是他们的家仆。

汉末这种与世家绑定的家仆最大的特点,就是忠心。

基本上家族走到哪,他们就跟到哪。

因为像他们这种贱籍,一旦离开其家族,根本没办法独立生存。

自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命中注定只能为奴,为其所在的家族奉献自己了。

除此之外,还有三千老弱妇孺。

这些人大多是这五千青年力壮的家眷。

司马氏很聪明,带上他们一起,这样手底下的人才会归心。

凭借家族雄厚的底蕴,司马氏不仅将五千青壮族人尽数武装。

然后又囤积了五十万斛粮食,这足够他们族人吃上400天!

也就说,只要他们能够守住大伾山。

那他们能够与齐军打到天荒地老!

司马馗有这个信心,因为早在二十年前,家族就在大伾山修筑了堡垒。

此山如苍龙伏地,控扼淇水要津,本就易守难攻。

配上坚固的堡垒,纵有百万大军亦不足惧。

因为有着险要的山势在,即便你有一百万人,一次性也只能通过几百人。

用eu4的话说,就是战宽不够,铺展不开来。

司马馗精心布置,令司马敏引弓弩手据守山脊,箭垛密布如林。

如此严密的防护,根本不怕齐军来攻。

由于司马氏的走的走,隐的隐,河内民众也全都反应过来。

他们被司马氏给骗了!

于是再不肯为虎作伥,纷纷竭诚欢迎齐师。

所到之处,箪食壶浆,莫不欢喜。

李翊率大军很快进驻河内,然后使人探查司马氏一族去向。

回报说,司马懿率金玉典籍先逃往雒阳去了。

至于司马一氏族人,则尽数躲进了大伾山里去。

手底下将领,都主动申请去追击司马懿。

因为他们认为,李翊跟司马懿有仇,肯定是奔着司马懿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