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刘备赐婚,李翊感慨:大王真是害苦(5 / 6)

之事。”

刘备半开玩笑地说道。

见大王都发话了,众人也就不再嬉闹。

都让丞相快回去洞房吧。

李翊一一谢过,回房歇息了。

到房中时,尽管甄宓心中火热,但还是强忍着。

直到李翊坐到床边时,两位新人终于迎来了干柴烈火之时。

正是:

红烛摇影照新妆,海棠帐暖度春香。

三年相望终执手,不负相思日月长。

……

靠着李翊与甄宓做出的表率,河北人渐渐接受了寡妇再嫁的新政。

刘备本着难得来河北一趟的想法,继续游览河北之地,视察民生。

这日,他微服走在街道上,许褚护卫在其身边。

忽然听到道旁传来一句童谣唱道:

“甄家绢,麋家盐。”

“李相串成珍珠链。”

“徐州鞭,淮南船。”

“荆州米换幽州毡。”

“金满仓,银满田。”

“散与穷汉买药钱。”

“问君富甲几多年?”

“笑指漳河浪滔天!”

刘备眉头皱起,便对那小孩喊道:

“小童,你且过来。”

由于刘备一身紫衣,显然是大富大贵之人。

那小童知他不是坏人,周围又人多,便跳着走了过来。

刘备蹲下身子,笑容满面地问他道:

“小童,这歌谣是谁教你的?”

那孩童咬着手指,呓呓不言。

旁边的简雍见了,便在街市买了一个甜瓜,递给那孩童。

“现在可以说了吧?”

“嘻嘻。”

孩童得了吃,当即露了笑,说道:

“这是我爹爹教我的。”

“你爹爹是谁?”刘备又问。

“我爹叫牛二。”

这……

刘备与简雍对视一眼,这名字一听就是个普通民众。

估计连书都没有读过,更别说是能编出童谣的人来了。

简雍沉吟片刻,便问:

“那是谁教你爹这首童谣的?”

“……嗯,不知道,你得问我爹去。”

小孩啃着甜瓜,一脸天真无邪地说道。

刘备便命许褚带人,将那个叫牛二的百姓给带了过来。

牛二见是官兵找自己,吓得一到刘备面前,就连连顿首。

“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啊!”

“小人是良民!良民!绝对没有干过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事儿啊!”

刘备乃道:

“我只问你几件事,汝如实回答,自然无罪。”

牛二忙道:

“官爷只管问,小人知道的,一定没有半句隐瞒。”

“汝家小孩,所唱之歌谣,可是你所教?”

那牛二先是愣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

“是小人所教。”

“可小人也只是觉得,此歌谣朗朗上口,便教给孩子了。”

“并未想过太多啊。”

嘶……

刘备深吸一口气,又问:

“那这歌谣你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牛二不假思索地答道:

“哪里用学?”

“这在咱们河北民间口口相传,只要是个河北人,岂有不知此歌谣的?”

哦?

刘备若有所思,当即让许褚送牛二回去,又赏给了他两只鸡。

然后又问简雍道:

“宪和以为,此童谣因何而出?”

简雍便道:

“公祐不是在相府中用事吗?”

“他想必知道些眉目。”

刘备从之,即唤孙乾过来问话。

然后将自己在民间听到的歌谣,对孙乾说了。

问孙乾是否知道此事。

“……这。”

见刘备问起,孙乾面露难色,但还是拱了拱手,说道:

“不敢欺瞒大王,河北确有此事。”

原来,

甄家掌握河北商路,有着巨量的商业资源。

麋家又掌握着徐州商路,还掌握着国家命脉的食盐资源。

而李家则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与政治资源。

三家又是姻亲,于是靠着这一层关系。

李、甄、麋三家合力,使得李翊不仅掌握了河北大量企业的股份。

还将商路拓展到了徐州、淮南一带。

然后还筹划着向荆州倾销商品。

无他,只因各州各郡都有李翊的朋友。

这些朋友非富即贵,在地方都是说一不二。

于是大家互开方便之门,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几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