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吕布:少见太久,终于轮到我粉墨登(4 / 6)

又生了几个孩子。

吕玲绮几乎就是吕布的独生女。

由于此前八个孩子中,有五个都夭折了。

吕布都有些“感性”了,见是她,先是一怔,随即喝道:

“军中大事,岂容女子掺和?速回后帐!”

吕玲绮不退反进,昂首道:

“父亲常说‘虎父无犬女’,今高句骊辱我边境,孩儿岂能坐视?”

“况孩儿自幼慕妇好之功,常欲效之。”

“今为国家,镇守边境。”

“女儿只愿战死,也绝不忍辱偷生。”

吕布见女儿豪情万丈,心中又自豪又心疼。

不过处在辽东边境,不论男女。

要是不会习武,确实会吃很大的亏。

毕竟这里可不是礼仪之地。

刘晔见状,微微一笑,劝道:

“女公子既有此志,不如令其率一队轻骑,策应大军,亦可历练。”

吕布沉吟片刻,终是点头:

“既如此,汝可领五百骑,随我一起行动。”

“若有闪失,军法从事!”

吕布到底是个父亲,将自己麾下最精锐的五百老兵,都交给了女儿带。

又让她带着这五百骑兵策应自己,实则就是自己好盯着她,免得出事。

吕玲绮大喜,抱拳应诺:

“孩儿必不负父亲所托!”

话落,又望一眼四周,近前小声说道:

“……父亲,适才子扬先生所言不无道理。”

“既大敌乃是高句骊,不如且让舅父戴罪立功,如何?”

在吕玲绮三岁的时候,舅舅魏续就已经把她抱在了自己的肩上。

要说吕玲绮对舅舅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

眼见事发,她也忍不住帮魏续说好话。

吕布闻言,略一沉吟,虽心中仍有怒气,却也基本冷静了下来。

真杀了魏续,只怕夫人会难过吧?

于是说道:

“既如此,便暂饶魏续一命。”

“他死守残军,若再失寸土,定斩不饶!”

次日,吕布正式升帐点兵。

吕布自统中军,领三千铁骑。

其中主要为并州老兵,少部分辽东征来的本土士兵。

左翼军有侯成统领,率两千兵。

刀盾如林,杀气凛然。

右翼军由成廉统领,亦率精兵两千。

甲胄森寒,步伐如一。

后军由曹性统领,皆着赤甲,背负短弓。

腰悬环首刀,威风凛凛。

三军列阵,旌旗蔽空。

吕布跨马巡营,见军容整肃,心中大悦,遂挥戟喝道:

“高句骊蛮夷,屡犯我境。”

“今日当扫其丸都,永绝后患!”

众将士齐声呐喊,声震辽东。

吕玲绮亦拔剑高呼:“愿随温侯,荡平胡虏!

”其声清越,竟不输男儿豪气。

大军即发,烟尘滚滚。

辽东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送,皆言:

“吕氏虎女,真乃将门之风啊!”

……

话分两头,

吕布大军既发,北戍校尉张绣亦得玄菟陷落之报。

当即点齐本部精兵五千,星夜北上。

行军途中,张绣于马上沉思。

忽对身旁的谋士贾诩问道:

“……先生,绣有一事不解。”

“高句骊乃蕞尔小国,何敢犯我大汉?”

“莫非欺我辽东无人乎?”

一汉当五胡,从而不是一句玩笑话。

即便汉末大乱,也没有哪个汉朝人认为胡人是能够跟汉人平起平坐的。

贾诩轻捋短须,缓声道:

“将军有所不知,蛮夷之性,如犬吠日。”

“虽不能伤人,却聒噪不休。”

“彼辈敢犯边,非因不惧天威,实乃料定朝廷难以久驻重兵于苦寒之地。”

张绣皱眉道:“既如此,何不一举灭其国,永绝后患?”

贾诩摇头叹道:

“将军岂不闻光武旧事?”

“昔年高句骊屡叛,光武帝虽能伐之,然终弃其地,何也?”

“辽东雪厚冰坚,山险路遥。”

“纵使一时得胜,大军久驻则粮草难继,徒耗国力。”

“故历代明君,多取怀柔之策。”

“非不能战,实乃得不偿失耳。”

说来也可笑,高句骊人在玄菟郡烧杀掳掠,但他们的祖先其实就发源于玄菟。

当时玄菟有一个高句骊县,生活着句骊人。

他们与周围的秽陌族群,以及扶余人生活在一起。

经过混居融合之后,这才有了后来的高句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