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世人皆知,赤壁乃李翊之谋,干孔明(2 / 6)

他在与刘备的交锋中,便一直处于下风。

如今郭嘉若死,曹操都不敢想象,接下来的事情会如何发展。

那医者小声提醒道:

“郭祭酒只恐难以撑过今夜,魏公还是去看看他罢。”

曹操然其言,入帐视疾,见郭嘉病骨支离,执其手泣曰:

“奉孝何至如此!”

郭嘉两眼发黑,强支病体起身,喘而言曰:

“臣命在旦夕,然有要言不得不陈。”

“李翊此人,深不可测。”

“今虽得荆襄,然实未伤其根本。”

“愿明公……”

言未毕,咳血数升。

曹操急抚其背:

“奉孝勿言,静养为要。”

郭嘉执操袖,力谏道:

“今既取胜,宜速……速归江陵……抚定八郡,江夏可弃……”

复喘两声,又道:

“宁失……一城,勿.赌.全.局”

言讫,气若游丝。

郭嘉的意思,就是希望曹操见好就收,赶紧退回江陵去。

把荆州八郡给消化了再说。

江夏就先让给孙刘了,不必继续与其在赤壁对峙。

郭嘉担心,李翊设下阴谋,但因其隐藏的过好,至今仍未露出马脚。

而郭嘉深知自己活不过今晚了,又没办法再继续帮曹操盯着李翊。

只能劝曹操赶紧退回江陵。

曹操的脾气有时候跟刘备很像,那就是上头了,很难被人劝住。

可曹操却明白,消化荆州八郡哪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郭嘉虽在军事战略上,奇计百出。

可对政治一途,还是知之甚浅。

荆州投靠曹魏,本质上只是想入股。

他们本就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像是一个随时爆炸的定时炸弹一般。

一旦曹操失败了,他们立马就会倒戈。

只有曹操击败了屯于江夏的齐国军队,才能真正将荆州收入囊中。

“李翊不退,荆襄终非吾有也。”

曹操暗想,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不管李翊有什么阴谋,曹操如今都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郭嘉见曹操并不想撤军,心知自己已劝他不住。

乃话锋一转,再道:

“……水军多疾,需用良医治之。”

“我军因不服水土,俱生呕吐之疾,多有死者。”

“公宜严防疫病,勿使传至全军。”

曹操叹道:

“吾亦知军中多有呕吐之疾,然大江之上,潮生潮落,风浪不息。”

“中原士兵不惯乘舟,受此颠簸,便生疾病。”

“实在无可奈何。”

郭嘉乃道:

“某有一策,使大小水军,并无疾病,安稳成功。”

曹操忙问计将安出。

郭嘉应声答:

“明公可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

“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

“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亦可走矣。”

“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只是……”

忽又话锋一转,“若将舟船连在一处,倘贼人用火攻,吾之舟师必焚于江水之中。”

曹操对郭嘉后半段话不以为然,只对前半段感兴趣。

“将舟船连在一起,当真好计!”

“奉孝有此良谋,何不早说!”

“……咳咳……咳……”

郭嘉猛烈地咳嗽两声,再次提醒曹操。

“明公千万小心,舟船一旦连在一起,须防贼人火攻!”

曹操道:

“吾久经沙场,岂不知兵?”

“奉孝多虑矣。如今正值秋冬时节,当吹西北风。”

“贼人欲用火攻,来袭我舟船,岂非须用东南风乎?”

“于西北风处,用火攻,岂非是烧自家舟船。”

郭嘉蹙起眼眸,再咳两声

手伸向曹操,颤巍巍地说道:

“……李翊……多智……而近妖……”

话落,手便垂放了下去,再也没能举起来。

奉孝!!

曹操号啕大哭,诸辈之中,惟奉孝最知他心。

奉孝死后,我曹操更与何人再谈知心话?

郭嘉在后世一直饱受争议。

吹捧他的人,能喊出“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口号来。

而贬低他的人,又能将之排到与马谡之流并列,甚至不如马谡。

其实这都是两个极端。

郭嘉的“谋功”主要体现在战略决策上。

因为郭嘉善于洞察人心,也更会与曹操相处,所以曹操很喜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