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会如此。
更别提刘备还为其配备了极其豪华的阵容了。
陈登的淮南水军,赵云的中央军,高顺的陷阵营,黄忠的神臂营。
更有李翊在幕后作为指导老师,保证此行的顺利。
面对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即便蔡中、蔡和有充分的理由去投降。
仍然困难重重,毕竟李翊、诸葛亮的眼睛并不好瞒。
“汝二人千万千万小心,事成之后,重加封赏。”
“休怀二心,否则汝等齑粉矣!”
曹操软硬兼施,再次叮嘱二人。
二人再次俯首,拜道:
“吾等妻子俱在荆州,安敢怀二心?”
“愿丞相勿疑,某二人必取李翊、诸葛亮之首,献于麾下。”
曹操大喜,厚赏之。
然后予二人五百军士,驾船数十只,顺风望着南岸去了。
……
话分两头,
且说诸葛亮正在江夏理会进兵之事,忽报江北有船来到江口。
其人称是蔡瑁之弟,蔡中、蔡和,特来投降。
二人非常耍滑的隐去了“族弟”身份,只说是蔡瑁弟弟。
以此来营造他们兄弟之间感情深厚的错觉。
二人想着,即便诸葛亮深究,继续追问。
到时候再解释说是族弟也不迟,毕竟族弟也确实是蔡瑁弟弟。
诸葛亮乃唤二人入内,二人一进屋子,当即哭拜道:
“督帅明镜!吾兄无罪,被曹贼所杀。”
“曹操为人心狠手辣,既杀吾兄,又欲谋害我等。”
“我等若继续留在襄阳,早晚为曹贼所害。”
“故吾二人,特来投降,欲为兄长报仇雪恨。”
“望督帅赐恩收录,我二人愿为前部,敢不效死?”
诸葛亮大喜,赞赏道:
“……善!”
“我军中正乏了解荆州的宿将,汝二人来此,正解我燃眉之急。”
“尽管放心,留在吾军中便好,吾定为汝二人报仇。”
话落,重赏蔡中、蔡和。
两人连连谢恩,垂泪顿首。
不管蔡中、蔡和是不是真心投降,这都是一项重要的军机。
诸葛亮还是将之如实报给了李翊。
李翊听罢,乃问诸葛亮道:
“蔡中、蔡和既是蔡瑁之弟,必熟悉荆州水军。”
“若委以重用,当大利于我军击破魏军。”
“不知孔明对此,作何感想?”
诸葛亮知是李翊有意试探自己,当即回道:
“丞相明鉴,亮以为蔡中、蔡和二人既是前来投降,却不带家小。”
“只恐不是真心投降,乃是曹操使来为奸细者,专欲刺探我军情报。”
在见到蔡中、蔡和的第一眼,诸葛亮就已经知道二人不是真心投降了。
倒不是说,你前来投降,就必须要带家属。
而是你蔡中、蔡和既然有功夫带五百军士过来,居然没时间把家小给一起带过来。
想让人不怀疑都难呐。
李翊满意地点了点头,乃问道:
“既然孔明识破二人的诈降计,打算如何处置?”
诸葛亮乃道:
“亮在江夏整顿军备已久,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准备厮杀。”
“奈何曹操忙于训练水军,固守襄阳、江陵,不肯出战。”
“若使我军强攻这两处重镇,断难克也。”
“时日一长,军士亦必生疫病。”
“则我军败绩不远矣。”
没错,虽然看似孙刘联军这边优势很大,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因为蔡瑁、张允的投降,使得曹操白嫖了荆州,占得了先机。
导致孙刘盟军这边相当被动。
而几场水上作战下来,把曹操给打怕了。
直接缩在江陵不肯出来了。
毕竟曹操已经输不起了,也不敢再随便浪了。
逆风的曹操,是头脑最为冷静的状态。
所以,诸葛亮定下的作战方针,就是诱曹操主动出来作战。
然后寻找战机,一举将之击溃。
这段时间,诸葛亮一直都在等待这个机会。
而蔡中、蔡和的到来,使诸葛亮明白他的机会来了。
“……依亮愚见,不妨将计就计。”
诸葛亮一摇羽扇,洋洋洒洒向李翊献上自己的作战计划。
“管教他他们两个去通报消息。”
“吾这边只管殷勤相待,就里提防。”
“至出兵之日时,先要杀他两个祭旗。”
正说之时,人报征南将军陈登至。
陈登入内,与二人叙礼毕。
当即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