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一时瑜亮,周郎见孔明(4 / 6)

守。”

“宜当速往西陵,以表忠心。”

县令然其言,于是各地长官一拍即合。

纷纷快马加鞭赶来江夏西陵处,跪伏于李翊面前,惶恐请罪。

此时的李翊已经考核完毕,见众人来到,才笑问道:

“诸位何故姗姗来迟?”

面对李翊的灵魂拷问,众县令汗如雨下,连连叩首:

“下官愚钝,未能早来拜见丞相,罪该万死!”

李翊语气平缓,淡然说道:

“诸公勿忧,诸县钱粮、兵丁、宗籍人户,吾已考核明晰。”

“可先下驿馆歇息,来日更回地方上去,无需忧虑此间事务。”

众人一听这话,皆面面相觑。

听李翊的意思,这是没他们什么事儿了啊?

但越是这样,众官内心越是感到不安。

私下里商议道:

“今李相南巡至此,专为荆州而来。”

“荆襄八郡,已投曹操。”

“我江夏若肯依附齐国,必得厚待!”

在荆州能当上地方长官的,背后都是有世家大族撑腰的。

甚至很多人本就是士人豪强出身。

所以这些地方长官,是有站队的选择权的。

被李翊这一番敲打,众人心中也是惶恐不安,纷纷上表明忠心。

至此,江夏的权力很快被集中起来。

刘琦见此,忍不住感慨道:

“吾至江夏半年,地方诸官俱不配合。”

“李丞相方至,诸官纷纷上表见贺,献宗籍人口。”

“……无怪李相为齐王之所倚!”

要说不嫉妒那是不可能的。

刘琦作为江夏太守,荆州的长公子。

到江夏半年了,都使唤不动地方长官。

结果李翊才来几天,一下子就收回了地方权力。

这很难不令人佩服。

不过刘琦不会明白的是,

李翊能够如此有效率,大棒和甜枣都缺一不可。

西陵的五万大军,是李翊召见诸地方官的底气。

保留众人的官位,是李翊给的甜枣。

来回一趟,地方人事几乎没有什么变动。

唯一变的,就是众人的心境已有所不同。

荆州其他地方不说,至少江夏一地,众士人豪强们已经将他打包。

让它由齐国收购了去。

这对江夏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上市的机会呢?

在对面隔壁的曹操,

明面上,好像一口气得了荆襄八郡。

实际上真正能使唤的动的郡县,又有几个?

真要曹操、蔡瑁战败,地方势力稍见苗头不对,就会立马撤资。

到时候就是,你吃多少进去,吐多少出来。

而江夏不同,江夏集团这属于是被齐国这个上市公司给并购了。

利益已经绑在一起,荣辱与共,共同进退。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化土地”。

荆襄八郡对于曹操而言,就属于是含在嘴里,但咽不下去。

江夏则是已经被齐国彻底给咽下并消化掉了。

接下几日,江夏各地上下皆忙。

专门等候襄阳方面动作。

不表。

……

这日,人报江东周郎至。

左右人问诸葛亮,说:

“周瑜乃是东吴都督,孙权所倚。”

“今日来此,必是商议共分荆州之事。”

“可需上报李相处?”

诸葛亮答曰,“且去会会这江东周郎,若到紧要之处,再报相爷不迟。”

于是,诸葛亮携众文武,至江口处见到了周瑜。

周瑜携陈武、吕范、董袭等辈至。

诸葛亮接上,道:

“……都督远至辛苦,可是为荆州之事而来?”

周郎还礼,答曰:

“……正为荆州之事来,未知李相在何处?”

诸葛亮答曰:

“李相政务繁忙,军中大小事务,俱由亮全权办理。”

“都督有何要事,皆可与亮相商。”

周瑜闻言,上下打量一样诸葛亮。

沉吟半晌,才缓缓开口:

“荆州之事,兹事体大。”

“既然李相在此,可否令他拨冗一二,与我相见?”

“瑜只求半个时辰,待议定之后,即刻便走。”

“绝不多留!”

周瑜坚持想要见李翊,是因为他认为这里只有李翊才能做得了主。

他是个追求办事效率的人,可不想浪费时间。

万一跟诸葛亮一通商议下来,敲定了各项事务。

结果最后盖章拍板环节,李翊那边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