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岁乃汉室宗亲,仁义布于四海。”
“昔年曹操肆虐徐州,千岁力抗强梁。”
“虽有郯县小挫,而壮志未减,琦佩服之至。”
”琦尝怀壮志,以望能成千岁之王业。”
“奈何自知才德不足,力有不逮。”
“今琦困顿,敢请千岁念在同宗之谊,伸以援手。”
“若得殿下提兵相助,共襄荆州,琦愿倾心相托,绝不负义!”
“荆州带甲十万,沃野千里,北拒曹操,东联吴会。”
“若千岁不弃,琦愿以江夏为基,共图大业。”
“琦虽不才,亦知‘唇亡齿寒’之理。”
“今荆州外有强敌,内有内忧,早晚为他人所乘。”
“琦深信千岁必不忍见汉室同宗,沦于奸人之手。”
“倘蒙垂怜,愿效犬马之劳。”
“书不尽言,惟望赐复。”
“荆州刘琦,顿首再拜。”
“建安十一年,秋。”
刘琦这封书信可谓是掏心掏肺,句句实言。
所谓真诚才是人迹交往的唯一必杀技。
似乎老刘家都明白这个道理。
刘琦也不例外,他甚至毫不掩饰的表示了自己想要像刘备那样成就王业。
这既展示了自己的真诚,又间接拍了刘备的马匹,说您是我的偶像。
然后又言简意赅的讲清楚了,荆州目前是个啥情况。
以及我为什么要来求你,并且张口闭口都是讲的同宗之谊。
反复强调是“我”求你来的。
这一点很重要。
凡事都讲究个师出有名。
齐国跟楚国虽然有些恩怨,但并没有太多正当理由相互攻伐。
尤其刘备与刘表还是同宗兄弟。
现在刘表病重,你刘备要是敢去打荆州。
人们不仅要说你夺同宗基业,更要说你是趁人之危。
此行为为人所不齿,刘备不会这样做。
可刘琦却非常高情商地表示,是他这个荆州牧长公子,来请自己这位同宗叔叔过来帮忙的。
先套近乎攀亲戚,然后说这是我们自己的家事。
就算皇叔您来了,别人也说不了什么。
可以说,刘琦这封书信,水平极高。
几乎预判了刘备可能产生犹豫的一切难点。
路都给你铺好了,就等皇叔您来了!
陈登观书毕,拍案叫绝:
“……善,善,大善!”
“兴霸,汝可真是立有一大功啊!”
陈登高兴地握紧书信,来回踱步。
“此真天赐良机,可助我大齐吞江南之地!”
历史上的陈登,仅据有广陵一地,便想着要吞并整个江南。
如今的陈登,拥有整个淮南,他早就不止一次的上书刘备。
请求他允许自己发兵,攻打荆州。
但刘备每次都用各种理由推托。
诶,你看我们现在正在讨二袁儿,还指望你淮南出兵出粮呢。
诶,你看郯侯在征辽东呢,这事儿缓一缓吧。
诶,你看我们国家正在重点开发幽燕,搞经济特区呢。
你淮南还是拿点钱出来填幽燕的财赋,征荆州一事以后再说吧……
总之,在各方势力之中。
只有李翊是可以不请示刘备,自主发动对外战争的。
因为李翊假节钺,有代王出征的权力。
像关羽也仅仅只是假节,权力是远远不及李翊的假节钺的。
假节有权力斩杀违反军令的武将。
而假节钺,连假节的武将都能斩杀。
也就是说,如果关羽此刻与李翊共事。
李翊是有权力杀关羽的。
不过,几乎不可能看到假节与假节钺的两个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战区。
并且关羽之所以假节,仅仅是刘备为了让他督淮南军事。
等南方战事结束,假节权也是要收回的。
“假”字本身就是借的意思。
等于是刘备这个齐王,暂时把权力借给了关羽。
陈登拥有着齐国最强大的水军,以及一众水战好手——淮南武将。
刘备否决陈登征讨荆州的请求,既是出于战略考量,也是担心淮南过于强势。
不敢让吞荆州这个大功,为淮南一隅所得。
许汜评价陈登是,“湖海之士,豪气不除。”
而时人又是如何评价陈登的?
——“得江、淮间欢心,有吞灭江南之壮志。”
可以说,打下江南是陈登平生的志向。
他绝不满足于拘泥于淮南一地。
现在,刘琦献上这封书信,不可不谓是天赐良机。
陈登内心虽然狂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