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辈子的人设,一夜崩塌。
在曹操眼里,
你是我军忠臣,是严肃、威严、敢于承担责任的标杆。
为了表忠心,连朋友都可以杀。
结果轮到自己打输了,自己却投降了。
这人设一下子便塌房了。
你不死,真的让我很难堪。
而士兵们又会怎么看于禁?
好家伙,咱魏国左将军,外军第一人。
他直接投了!
啧啧
真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啊。
对我们要求挺严格,笑死了
所以,当于禁投降的那一刻起,他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关羽也不喜欢没有气节的人,见于禁卑躬屈膝,乃出言叱道:
“吾闻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汝主与吾主交战,虽败多胜少,然从未屈膝于过吾主。”
“今汝不战而降,吾欲杀汝,犹杀狗彘耳。”
“空污刀斧!”
“可速退,待吾斩了曹仁,再与你发作。”
话落,命众人将于禁等众,带到船上去。
走水路,暂时缚送去淮南大牢内监候。
然后关羽有见忙了一天,天色已晚,便命众人先回去休息。
等到天明,再趁着水势未退,乘水去攻新城。
一举擒拿曹仁!
众人依言退了,各自回营歇息。
关公习惯睡前读一读《春秋》。
遂左手绰髯,于灯下凭几看书。
俄顷,有下人来报,说监军鲁肃到。
“子敬?”
关羽乃起身站起,亲自出账来迎。
果然是监军鲁肃。
两人寒暄一番后,关羽将之请入帐中。
“子敬因何来此?”关羽问。
“关将军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肃特来恭贺。”
鲁肃缓声开口。
他自看了李翊写下的那张字条以后,内心大受触动。
遂断绝犹豫,率数骑赶往了汝南前线。
不管能不能调和关羽与淮南诸将的矛盾,他都要保证此次战事的顺利。
关羽暗想,鲁肃身为监军,来前线并无不妥。
可偏偏深夜来单独找到自己,恐怕不是叙旧那么简单。
遂疑惑地问道:
“子敬深夜来访,是否有其他要事相商?”
鲁肃见关羽心明如镜,便正色说道:
“闻君与淮南诸将不睦,翊相忧之,特遣肃来调解。”
关羽蹙眉,诧异道:
“关某行事向来光明磊落,何来不睦一说?”
没错,
在关羽看来,他甚至都不觉得自己跟淮南诸将有矛盾。
他既没意识到自己假节来此,抢了淮南众将的风头与功劳。
也没意识到他因为过于骄傲,引起了淮南众将的不满。
关羽只是觉得自己来这里,就是奉了刘备的命令,前来讨贼而已。
我前将军假节,你们只管听我的就行了。
就是这么简单。
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牵扯到的利益,也没有照顾好众将的情绪。
若换作一个职场中人来,
他肯定上来先跟淮南众将套近乎,说我来不是要抢你们风头的,是要跟你们一起建功立业的。
将来有什么美差,肯定优先安排你们淮南人去做。
如此一来,淮南众将都会敬服你,因为你维护了他们的利益。
但关羽没有想到这一层,即便想到了,他也不会去做这些事。
鲁肃连连摇头,感慨关羽在战阵之上,如此意气风发。
怎么在职场之上,却天真的像个小孩?
“君自谓明辨是非,然人际交往,又岂能仅论对错?”
“亦须顾全情面,稍留余地。”
“甘宁射杀成何遗孤,虽然有过。”
“然陈征南已携淮南诸将,当众向将军认错,将军又何必一味追究不放。”
“须知,陈征南带领一众手下,也需要面子的。”
关羽一怔,道,“子敬原是为此事而来。”
遂正气凛然地对鲁肃说道:
“关某行事,于心不负。”
“是非曲直,皆有明辨。”
“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亦不放过一个坏人。”
鲁肃急了,嚷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这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
“将军怎么就听不明白呢!”
诶呦!!
鲁肃急得直挠头,暗道这种事该怎么跟关羽说呢?
按理说,职场上一些事是不能明说的。
最多只能通过些许点拨,然后让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