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老黄忠阵斩夏侯,锦马超渡河破曹(3 / 6)

马延作为副将,倘若黄忠当真得胜,他肯定是也要跟着混不少军功的。

又联想到前不久黄忠阵斩夏侯渊,军威赫赫。

索性搏一搏,便道:

“……善,既如此,我来助老将军。”

“待到今夜三更,让军士尽皆饱食。”

“至四更时分离营,直杀到北上脚下。”

“尽烧魏军粮草,先挫动曹操锐气再说。”

黄忠喜,即依照计划办了。

是夜,四更。

黄忠领人马在前,衔枚而进。

直到北上下时,东方既白,朝日初升。

黄忠果见此处粮草堆积如山,是魏军屯粮之所在。

于是率军杀进去。

李典率军来守,迎战黄忠。

李典军少,厮杀一阵,便领兵退了。

黄忠见此,便教军士下马,取柴堆于米粮之上,尽数放火烧了。

众齐兵正要点火,忽闻得背后人喊马嘶。

乐进军杀到,与黄忠混战到一处。

李典复引军回,与乐进夹攻,将黄忠困于垓心。

曹操登高望山脚之下,见黄忠被困,唇角不觉勾起一抹浅笑。

“老匹夫,今日合该死矣。”

“当有汝头,祭吾妙才。”

曹操咬着牙,恨恨说道。

随后,又吩咐吕虔引一支军马,去往馆陶处截住去路。

严防刘备军来救黄忠。

要知道,机会难得。

黄忠是因为刚斩了夏侯渊,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才敢出奇兵用险招。

曹操正是抓住老黄忠这个心理,才设计将他困住。

如果不成功,教他走脱。

下次断难使他再中计。

所以曹操宁可多损失些人马,也要将此次的战果吞下:

——即斩杀黄忠,为妙才报仇!

待到午时,马延在大营中不见黄忠回,心中已察觉不妥。

便欲率军去救,左右人道:

“我营中不过五百人众,将军前去,徒送死矣。”

马延心想也是,便问附近,谁的大营离得最近。

左右人答,张郃、徐晃两位将军的大营离得最近。

于是马延各遣二十骑,找张郃、徐晃求援。

备言黄老将军可能中了魏军埋伏,请两位将军火速发兵救援。

各营将领,在前线都是有便宜行事之权的。

毕竟刘备也不是微操大师。

在古代并不发达的交通与信息下,如果什么事都要向他汇报,必然延误军机。

所以黄忠可以独自决定去劫营,张郃、徐晃自然也无须通禀刘备,便能发兵去救黄忠。

“……善。”

“我二人找黄老将军,马将军人少,可先回。”

“去通报一声齐王,就说我等已在前线与魏兵交手。”

三人商议既定,各司其职去了。

此时黄忠被曹操用大兵围住,黄忠几次尝试率军突围。

终因人少,被魏军死死围在垓心,走脱不得。

魏军也不着急找黄忠是厮杀,只是不让他突围,消耗其军士体力。

至晌午时,黄忠军人困马乏。

黄忠暗想,他若集中兵力,攻击一处。

自己率十几骑必能走脱。

奈何麾下士兵,从之久矣,不忍弃去。

山上,曹操冲下面喊话:

“黄忠!汝杀我夏侯,吾本该枭汝首级。”

“但孤爱才,不忍相害。”

“汝若肯下马受降,孤可饶你一死,往事既往不咎!”

此时的曹操老毛病又犯。

见黄忠年近六旬,拼杀一上午,犹是虎虎生威。

此等悍将,真古之廉颇也。

曹操便有了招降之心,下令军士不许放冷箭,务必要生擒黄忠。

程昱在侧,谏道:

“魏公,您当知道黄忠与关羽乃是一类人。”

“他们既认定了刘备,必不会生二心。”

“如今好不容易设计将黄忠引入埋伏。”

“将士们拼杀一上午,死伤颇重。”

“少时若齐军反应过来,使人将黄忠救走。”

“则我等前功尽弃矣,魏公不可犹豫!”

言讫,一匹哨骑飞马而来。

报说,张郃、徐晃各领一支军杀来。

已被吕虔挡住,但恐支撑不了多久。

曹操即命朱灵率一支军,前去支援吕虔。

又望了眼垓心的黄忠,虚张声势道:

“黄忠!如今汝被孤困在垓心。”

“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不如早降,免受累汝麾下军士。”

黄忠正领兵厮杀,闻得曹操言,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