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夏侯渊:爷们儿就爱修鹿角(3 / 6)

“况妙才随我多年,岂不知兵?”

“纵然不敌,我大军在邺都相去馆陶不远,救之也来得及。”

“奉孝权且在此养病,病好之后,自有用你之时。”

夏侯渊是曹营宗室将领的二号人物,也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

夏侯渊只是夏侯惇的族弟,既不是堂弟也不是亲弟弟。

所以夏侯惇有钱,跟夏侯渊没什么关系。

夏侯惇家大业大,十四岁杀了人,官府都不敢管。

而夏侯渊在老家却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甚至他的侄女还得亲自出去捡柴讨生活。

夏侯渊的命运之所以能够改变,还是因为曹操。

曹操还是少爷的时候,在谯县犯了案。

但曹家少爷可是要举孝廉的,怎么能有案底呢?

于是便让夏侯渊去顶罪。

夏侯渊去了,曹操后来也动用人脉关系,把他给捞了出来。

正因为夏侯渊帮曹操顶了罪,曹操决定拉这位兄弟一把。

帮他牵线搭桥,让夏侯渊娶了自己老婆的妹妹——丁姑娘。

丁氏是大族,曹操让夏侯渊娶自己的小姨子,绝对是好心。

我们常说曹昂不死,魏国世子的地位稳得不能再稳。

因为他背后,背靠曹家、夏侯家、丁家三架马车。

常有人问,曹家、夏侯家能够理解。

丁家是什么鬼?

就这么说吧,在古代老公休老婆。

丁夫人是直接让曹操爬。

在宛城爱情故事发生之后,丁夫人直接指着曹操的鼻子骂道:

“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

意思是你害死了我的儿子,我们之间没什么好留念的了。

然后丁夫人就直接回了娘家。

那么曹操对此的反应是什么呢?

曹操是亲自跑回了老家,打算登门道歉,把丁夫人给请回去。

当时丁夫人在家织布,门外有人喊道:

“你丈夫来了,曹公来了。”

结果丁夫人毫无反应。

曹操进门后,摸着丁夫人的背,说:

“顾我共载归乎!”

夫人别闹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丁夫人对此,依然毫无反应。

曹操连问了好几次,丁夫人全程不鸟曹操。

曹操临出门之时,最后还回头问她,让她跟自己回去。

曹操也算是性子比较高傲的了,何曾见过他这般好脾气过?

作为对比,当时已经生了曹丕、曹植的卞夫人。

她曾找曹操,想给自己的弟弟要个官做。

结果曹操十分不给面子,直接骂道:

“他能做我曹操的小舅子,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

“你平日私下里给他的钱还少吗?”

“赶紧滚!”

什么叫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就叫典型的对比产生美。

初恋才是永远的白月光。

由此可以看出,丁氏一族在曹营的影响力。

夏侯渊作为曹操的连襟兄弟,不单单意味着他的崇高地位。

更是曹操要重点培养的宗室武将二号人物。

对此,曹操又命李典、乐进各将兵三千人。

分别前往南宫、堂阳驻守,随时准备策应夏侯渊。

砸资源造星嘛,这也是曹操的常规操作了。

历史上的曹操,是给夏侯渊配了张郃、徐晃让他刷战绩。

这个位面没有张郃、徐晃,曹操便给他李典、乐进。

然后又亲笔书信一封,写给夏侯渊。

夏侯渊在馆陶得曹操书,其书略曰:

“为将当有怯弱之时,不可独恃勇也。”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

“只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意思就是劝夏侯渊要小心,不能只凭借武勇,多用智计。

毕竟郭嘉才说了夏侯渊没脑子,而且鲁莽冲动。

这样的人只适合做将才,不适合做帅才。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眼下也顾不得许多。

只能通过再三叮嘱的方式,劝夏侯渊小心。

夏侯渊览毕大喜,打发使者回讫,又与路招、朱灵商议道:

“今魏公率大兵驻于邺都,以讨刘备。”

“吾与汝等久守此地,岂能建功立业?”

“来日吾率兵出战,务要生擒黄忠,好为魏公建得首功。”

朱灵劝谏道:

“适才魏公才在书信中言道,劝将军多要小心。”

“况黄忠为齐军先锋之将,必有勇力。”

“以刘备之韬略,李翊之筹谋,敢使此辈来战将军。”

“足见才能不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