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李翊 徐庶 诸葛亮:请我主进位称王(4 / 6)

要知道李翊此次北上,不止是打了乌桓人,更是深入辽东,去打了公孙度。

远征东北,一年而还。

实在是令人慨叹不已。

“……唉。”

郭嘉叹了口气,饶是他这帮狂妄之人,也不得不佩服李翊的能力。

原本还想趁着他不在之时,多在北方扩充一下势力。

结果仅仅才吃了一口并州,李翊就回来了。

“李翊既然回来了,他这些天可有什么安排?”

郭嘉接着问。

下人答,“听人说李翊回冀州不久,就马上去徐州了。”

“……去徐州,做什么?”

“……这……小人不清楚。”

郭嘉眉宇间一川不平,忙对曹操说道:

“曹公,可速回颍川。”

“刘备旦夕将动,必有大事发生!”

曹操一惊,连忙问,“奉孝何以知之?”

郭嘉解释道:

“李翊膺冀州牧,北疆重务系于一身。”

“如今他方平辽东,鞍马未歇,便轻骑南下。”

“此非谋非常之事者,焉能为此非常之举?”

“请明公星夜还颍川,万一有变,我等也好及时制止!”

曹操然其言,即留曹仁守并州。

然后带着剩下班底,星夜赶回了颍川。

……

徐州,下邳。

李翊很快回到了下邳。

与他一起回到下邳的还有刘备的一帮老兄弟——

关羽、张飞、赵云、田豫、陈到等众。

此外,李翊还将徐庶一并给带回了徐州,将之推荐给了刘备。

刘备与之交谈一番,知他有大才,大喜过望。

兼之其征讨辽东有功,遂委任其为中郎将,兼领睢陵令。

刘备又将诸葛亮引来与李翊相见。

“……先生啊,此前水镜先生来我徐州时。”

“言及孔明先生与士元乃暃卧龙凤雏,却道你为天枢。”

“当为天下士人之冠冕。”

“如今天枢、卧龙、凤雏,吾俱得齐。”

“此非天命在我乎?!”

辽东战事的胜利,极大提振了刘备的信心。

当初李翊执意征辽时,只有诸葛亮力劝刘备支持征辽事业。

最后战事获得成功,足以证明这二位的确不负天枢、卧龙之名。

望着自己手中的地盘,从当初一块残缺不堪的徐州,变为如今雄踞半个大汉疆土。

这让刘备想不飘都难呐……

诸葛亮久闻李翊大名,年纪又比他小上几岁。

乃敬李翊为长者,向他见礼。

李翊亦还礼道:

“吾不在时,多赖孔明先生辅佐我主。”

“……此亮分内之事也。”

望着两人惺惺相惜的样子,刘备大为感动。

这是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

只可惜庞统现在不在,否则水镜三奇便到齐了。

刘备觉得,

在李翊身上,他既有诸葛亮的谦虚内敛,又有庞统的阴狠毒辣。

两相中和下来,这才使得他无往而不利。

“……主公。”

李翊忽然找到刘备,对他说道:

“此前在徐州时,我便力荐孔明。”

“奈何彼时其已举家前往荆州,虽多次差人打听,然其游踪不定,故而作罢。”

“如今孔明回到徐州,与我等并力共治,实乃天意也。”

“孔明有大才,徐州军政,主公可放心交托。”

李翊再一次在刘备面前保举诸葛亮。

刘备颔首,应道:

“之前君征辽东时,吾便已将徐州军政大事俱付于孔明先生矣。”

“……善。”

李翊微微一笑,执孔明之手道:

“亮才耀目,翊见而心折。”

“乞主公假我半日,得与卧龙先生——”

“细论《六韬》之奇,《管子》之变。”

刘备见此,大声笑道:

“……善,汝二人便好生聊聊,吾正好与云长他们偷闲谋一醉。”

于是,刘备便去跟关羽、张飞他们喝酒去了。

李翊乃将诸葛亮单独请入房,又让徐庶跟着一起进来。

在商议大事之前,李翊又将徐庶引荐给诸葛亮。

由于诸葛亮中途回了徐州,所以徐庶并未能与诸葛亮结识。

但并不妨碍两人一见如故。

关于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件事,

有一些谙熟办公室政治的读者,常常喜欢将之冠以阴谋论。

说徐庶真鸡贼,跟了刘备好几年了,愣是没向刘备推荐自己这位才华横溢的好朋友。

是怕人家诸葛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