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袁绍:汉之善于兵者,无过于李翊(2 / 6)

好距离之后,即命儿郎弯弓搭箭,朝着张郃的步兵方阵猛射。

右队骑兵射左队步兵,左队骑兵射右队步兵。

这也是游射的传统战法,即“左射右,右射左。”

之所以这样射,是因为正面好防御。

左边射右边,右边射左边,可以让正面、左面、右面、上面全部被箭雨包围。

大戟士军、陷阵营士齐齐举盾,上下左右无死角覆盖住全身。

砰砰砰!

箭矢如雨点般打在盾牌上。

虽然盾面宽厚,然仍有不少箭矢自夹缝中伸进去,正中士兵的眉心。

不少士兵倒在了地上。

不过靠着出色的防御,一轮箭雨下来,死伤算是极少的。

而当看着一轮箭雨下去,这队步兵方阵仍在前线坚挺之时。

乌维的脸色已经不大好看了。

事实上,

面对人家的全副武装,他们的骑兵想纯靠武力将之全部歼灭是非常困难的。

不论是近战骑兵还是游骑兵,真正的作用是士气打击。

骑兵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速度快、力量大、震撼性强。

如果亲临战场,看到一大队骑兵排山倒海地向你冲来。

那个视觉效果将无比震撼。

所以许多步兵见着骑兵冲来,就容易心中生怯。

还没开打,就怂了打算跑。

但你越是想跑,就越能让骑兵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毕竟两条腿是跑不过四条腿的。

人家还没开打,你就崩溃了。

不仅后面的骑兵要追着你砍,你自己人还得帮着踩你。

这就是骑兵打步兵能打出屠杀性效果的原因。

事实上,步兵摆下阵势之后,对上骑兵的劣势并不大。

但前提就是他们不能怂,必须得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的老兵。

所以李翊在纠结了很久,才选出了高顺训练多年的陷阵营,以及随张郃征战多年的大戟士兵。

对于李翊来讲,最悲壮的角度,张郃、高顺将会成为他的“弃子”。

这些步兵敢死队,只能举着盾牌奋力向前。

只要他们能把袁绍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吸引出来,那他们的战略任务就已经完成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一场战役,骑兵部队是只能用一次的。

因为不止步兵有方阵,骑兵其实也有方阵。

一旦他们冲了,就失去了速度和阵型。

就会变成漫山遍野,参差不齐的骑兵单体。

这种骑兵单体威胁是非常小的,再多的骑兵也将变成一盘散沙。

其整体的杀伤效果也将大幅下降。

再把骑兵整合起来组在一起,会非常麻烦费时间。

所以骑兵的效果往往是省着用的。

在与步兵的对战中,恰恰是能尽量不用就尽量不用。

因为骑兵珍贵,最大的效果就是将对方的阵型冲散。

步兵没了阵型,单兵战力就更弱了。

所以在使用次数有限的前提下,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李翊通过这个布阵,就是打算诱出袁绍最强的那张优势牌。

即便你的王牌,把我这两千多精锐全部打死了。

但你的骑兵阵型也冲散了,你已经失去了你最大的那张优势牌。

但我的最强牌——凉、幽、并三州铁骑还没有打出去。

我只须指挥我的步兵贴过去,再让骑兵部队冲散你的阵型。

你被冲散的步兵,如何跟我的步兵方阵打?

“不许退!务必顶住!!”

李翊掣剑在手,厉声大喝。

眼见对面的骑兵齐出,李翊定下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已经完成。

即诱使你打出王牌。

第二步,就是顶住这张王牌的进攻。

他下令让步兵排下阵势,抵在张郃部曲的身后,帮他分担压力。

一面又催促张郃军举盾向前。

只有向前推,他们才有机会反击。

但这也意味着,张郃军的“被射面积”也将增大。

“全军向前!进!”

军人骨子里便是服从,张郃也不例外。

他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就没有想过更多。

只知道李翊下令让他向前,他便向前。

“进!进!”

众军口中喊声不断,挡在前方,阔步向前。

他们身穿大铠,持盾一口,人如顽铁,往前撞去。

哒哒哒!

许多箭矢落山,打在盾山,声音沉闷。

噗噗噗!

不少步兵被箭矢射死,血流滚滚,倒在地上。

身后之人,便踩踏着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进。

场面正显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