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李子玉五路出兵平汝南(2 / 5)

道:

“此必是吕布征战劳苦,谓我朝廷不加赏赐。”

“故而心怀不满,不肯尽力剿贼。”

由于这个位面的吕布没有偷袭徐州,所以刘备此时对吕布还是比较有好感的。

吕布虽然私德有亏,但好歹除贼有功,此前征讨袁术时亦多出力。

今为国家守汝土,确实不该冷落。

曹操却是恨极了吕布,若没有他,他都压根儿没那么多糟心事。

“玄德心肠忒也好了。”

“须知彼若无吾等,尚不知飘零在何处。”

“如今可安居于汝南否?”

当初列强瓜分袁术领地,签订“《淮南条约》”时。

如果不是刘备力主要把汝南分给吕布,曹操恨不得自己全占了。

现在吕布这厮在天下第二大郡休养生息,竟还不知珍惜。

光是想着吕布那张嘴脸,曹操都觉得可恨恶心。

得亏晚宴还没开始,不然他全得吐出来。

刘备好言劝道:

“汝南贼势甚大,彼时吕布孤军作战,上不见援兵,下不见抚恤。”

“心生怠意也属正常。”

曹操翻了个白眼,冷声道:

“玄德公心不必替吕布这厮说好话。”

“此人狼子野心,诚难久养。”

“今若非是要守御袁绍之攻,吾早已发兵将之擒杀,以雪偷家之仇。”

淡淡一笑,扬唇道:

“备却以为,吕布为人骁勇善战。”

“早年在并州守御边关,抗击胡虏,也算于国有功。”

“为人虽然粗中少亲,刚而无礼,但若能循循善诱,未尝不能为朝廷所用。”

尽管李翊早在数年前就曾跟刘备讲过,吕布这人不能养在身边。

但刘备相信自己的“魅力”,同时他也是真的馋吕布和他部曲。

这样一支战力不俗的力量,留在汝南不用,委实可惜。

“……玄德这般好心,只恐吕布这厮不肯领情。”

曹操冷冷回道。

刘备便侧过头问李翊道:

“……先生,朝廷可还能拿出锦绢来犒赏吕布军否?”

李翊摇了摇头,道:

“今所以钱粮、器械,俱运往官渡。”

“凡辎重所用,皆为战事服务。”

“哪里有余钱赏赐吕布?”

陈国虽然富,但现在凭空多了一个朝廷中枢需要供养,加剧了财政负担。

更别提刘宠自己还有蹶张士需要养了。

“……这样啊。”

刘备蹙起眉,犯难道:

“若吕布得不到赏赐,恐未必肯心出力剿贼。”

李翊道:

“此易事耳,彼时吕布穷途来投我徐州时,吾与之有些交情。”

“今国家有急,待我书信一封,邀之出兵,与朝廷并力剿贼。”

刘备一颔首,微微笑道:

“既如此,便有劳先生了。”

“今既有五路兵马,汝南黄巾虽众,料也不能成气候。”

商议既定,李翊亲自提笔书信一封,遣快骑星夜送往汝南。

至于官渡一线,仍旧继续与袁绍相持。

不表。

……

公元200年开春,三月初五。

荆州襄阳,刘表拜前南阳太守,樊亭侯蒯越为讨逆将军。

水陆军并进,共起兵七万人。

号七十万众,南下荆南平叛。

另调集民夫五万人,自江夏取大小战舰四百余艘。

襄阳自出运粮船六百余艘,为大军所用。

消息传出,荆州震动。

自张羡在荆南掀起叛乱后,刘表立马开始动员了自己所有能动员的资源。

他这人在中原大战时,总是投机取巧,两边站对。

但面对荆州内部事务,刘表却十分果决,几乎是不惜一切代价要将反贼压下去。

此外,刘表对荆南的控制力一直都不是很强。

张羡这次叛乱,正好给了刘表一个收服荆南的机会。

正如同刘备当年收琅琊、广陵一样。

刘表遣蒯越进攻张羡,大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很快将张羡的势力范围驱逐出荆北。

就当刘表以为荆南快要被收服时,结果大军始终围攻不下长沙。

七万大军,远征荆南,日费斗金。

刘表望着这笔“账单”,焦虑万分。

可不想在这时,又一个坏消息传来。

孙策死后,孙权继位,在安抚完宗族兄弟之后,竟发兵攻取庐江!

庐江虽不是刘表的领土,但庐江刘勋却是刘表的附庸。

孙权打的不是刘勋,打的是刘表这荆州牧的老脸。

面对孙权这趁人之危的无耻行径,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