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夫略不世出,能总英雄以拨乱反正者(4 / 6)

之前说过,张绣的凉州兵马是要从威武老家补充的。

但正是由于钟繇安定了关中,使得张绣与凉州的联系被切断。

这才迫使张绣在袁曹之间,更加倾心于曹操。

“马腾、韩遂俱不是可信之人,此辈曹司空需多加警惕。”

李翊善意提醒满宠,叫他们一定要提防好,马腾、韩遂。

历史上的马腾可不是演义里签衣带诏的“大汉忠臣”。

而马腾与韩遂的关系,也没有演义里那么好。

虽然这两人在历史上确实结拜为了异姓兄弟。

只可惜,是塑料兄弟情。

才结拜没多久,就因为分赃不均,而互相攻伐,连年交战。

期间,韩遂还杀害了马腾的妻子和儿子。

后来马超还认了韩遂为义父,属实是认贼作父了。

不过站在马超的视角,他本来是庶长子。

如果不是韩遂杀了马腾嫡子,马超根本没机会继承家业。

所以有学者认为,马超正是念及此,才愿意投身至韩遂麾下的。

历史上马腾、韩遂虽然在袁曹大战中投靠了曹操。

但很快就被袁尚给策反,转头攻打曹操。

但钟繇又马上派出张既再再次策反了马腾、韩遂,使之转头攻打袁绍。

所以,你就会发现这帮人是真的没什么原则可言。

并且他们跟吕布一样,都有着起于边关的共同点,那就是缺乏政治目标。

只有缺乏政治目标的诸侯,立场才会摇摆不定,反复无常。

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太容易被煽动。

以至于三国里面都形成了一个名梗,叫,“就说那西凉马腾”怎么这么样。

总之,

像马腾、韩遂这种起于边关的武夫,是很难拿中原人那套礼法去约束他们的。

但这也不能完全怪马腾、韩遂人品不行。

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就决定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

在边关上,每天过着刀口舔血的日子,指不准第二天小命儿就没了。

所以他们都太看重眼前利益,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缺乏战略眼光,反而容易被聪明人摆弄。

李翊在地图上指着上郡道:

“若能使马腾、韩遂领兵入侵并州,拿下上郡、西河两地,并能极大减轻西翼兵线压力。”

“还能够保障关中方向的安全,牵制袁绍并州的兵力。”

“此岂不两全其美哉?”

既然马腾、韩遂反复无常,何不让他们反复不了?

如何反复不了?

直接煽动他们入侵并州,彻底得罪袁绍。

如此一来,袁绍在覆灭之前,他们敢转头攻打曹刘吗?

那不成了里外不是人,两头得罪。

马、韩二人再傻,也不可能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

“在凉州一路的援军,请曹司空不论付出何等代价,都要将之拉拢过来。”

“中间需要任何帮助,我徐州凡是能提供的,一定会尽全力相助。”

李翊力劝满宠,务必要让曹操把马腾、韩遂拉进反袁同盟里来。

倒不是说这路兵马有多强,没他们曹刘就打不了袁绍了。

而是因为这路凉州兵马,断不能被袁绍拉拢过去。

世界大战看似是几个大国交战,但周边小国又有几个是能够置身事外的?

如果曹刘不拉拢马腾、韩遂,那么袁绍肯定会拉拢。

一旦马腾、韩遂站到了袁绍这一边,那么并州的袁军就可以轻轻松松南下。

进攻虎牢,切断关中。

如此一来,西线压力巨大。

而偏偏徐州这边是援助不了西线的。

“君侯且慢!”

“宠有一事不明,盼君侯直言相告。”

满宠忽然打断李翊的演说,插嘴问道。

“请满使直言。”李翊澹澹道。

“倘战事将起,袁军必然直下黄河。”

“而我兖州郡县,俱是沿黄河纵横分布。”

“全无纵深可言!”

“若是不想使郡县生产遭受破坏,我兖州军民须尽全力将袁军堵在黄河北岸,以寻求决战。”

“但……”

满宠眉宇间一川不平,自嘲似地叹了口气:

“不怕君侯笑话,以我兖州之力,想堵住袁军主力,实在痴人说梦。”

“所以我想问的是……”

满宠转过身,迎上李翊的目光,一本正经地问道:

“我们至多只能堵住袁军三月左右。”

“三月之内,徐州能在兖州投入多少兵马?”

满宠问出了他,还有曹操,还有曹营文武百官全都关切的问题。

徐州,到底能在兖州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