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虎狼纵暴互奔驰,狐魅纷纭擅肆欺(4 / 6)

须付出多少代价。”

庞季皱了皱眉,叹道:

“刘玄德仁义著于四海,能救人之急,单他一人还好说。”

“就是他那位军师李翊,多以利益为先。”

“若不先将他打动,断难说动刘备插手庐江之事。”

刘表亦知李翊难缠,只得道:

“也罢,汝且说,需要多少钱粮?”

刘表明白,庞季说的利益,且徐州最需要荆州拿出来的。

也只有钱粮了,尤其是粮食。

如果说曹刘同盟专欲对付袁绍,那么粮秣就是他们这两年不惜一切代价要屯的战略物资。

“……这却难说。”

“须得等见过李翊之后,才好面谈。”

庞季面露为难之状。

也罢!

刘表衣袖一挥,“既然庞侍中提出此议,便有你出使徐州,为我说玄德。”

微微一顿,略作思考,然后才下决定道:

“至于所费钱粮,我荆州至多只能拿出三十万斛粮来。”

“这是我的底限!”

“再多,那我情愿亲自解决庐江问题,不用徐州插手。”

商议既定,庞季领命,收拾行囊,便准备坐船前往徐州。

至于章陵太守黄射,在安定好诸事之后,也打算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

刚刚赶至从人备下的车驾处,正欲一好友,笑着冲他招手。

黄射见此,亦是喜笑颜开,上前与那人打招呼。

“正平何以至此?”

黄射上前问他。

原来此人乃是青州名士,祢衡祢正平。

此人少年英才,颇具文采与雄辩之才。

然性格刚直高傲,臧否过度,喜欢指摘时事,轻视别人。

虽然如此,他与黄射却是至交好友。

两人都很喜欢读蔡邕的文章。

黄射尤其喜欢对蔡邕的碑文,但自己没能记下来。

祢衡便道,“吾虽一览,犹能识之,唯其中石缺二字为不明耳。”

于是按自己的记忆把文章写出来,后来黄射派人抄写碑文回来。

竟与祢衡所写完全一样,于是黄射更加敬佩祢衡。

两人由此深交。

“游学至此,闻黄兄至襄阳特来一会。”

祢衡向黄射解释缘由。

黄射一喜,握住祢衡的手道:

“正平难道来找我,与我同回章陵,一同出游如何?”

“……莫急。”

祢衡咧嘴笑了笑,问道:

“我见黄兄弃章陵之务,火急火燎赶回襄阳,必有要紧之事。”

“可否与衡一说?”

黄射因为与祢衡关系好,当下也不隐瞒,如实将刘表在襄阳开的会议内容跟祢衡说了。

哦?

祢衡眉梢一挑,“庞公欲赴徐州,请刘玄德作保庐江?”

“正是如此。”

黄射点了点头,“曹操势大,刘荆州不想与之全面交恶,只向他刘徐州出面调解。”

话落,又对祢衡叮嘱道:

“此为机密大事,我与正平说了,汝可莫要泄露了出去。”

“黄兄宽心,衡晓得事理。”

祢衡嘴上连连答应,眼珠子却骨碌碌一转,若有所思。

黄射未有察觉,只拉住祢衡的手,邀他上车。

“好了,你我兄弟难得相见。”

“且随我回章陵,我与你把酒言欢,共读文章,不醉不归!”

一言蔽,拉住祢衡的衣袂,便要拽他上车。

只是未走两步,祢衡却握住黄射的手,连连说道:

“黄兄且住!且住!”

“衡有一事相求。”

黄射一愣,道:

“你我兄弟之间,何必如此见外?”

“有甚难处,直言无妨,愚兄自无不帮之理。”

祢衡闻言大喜:

“有黄兄此话,衡便放心了。”

“适才黄兄说刘荆州派了庞公前往徐州出使,面见刘玄德。”

“实不相瞒,衡听闻徐州近两年兴办太学,儒学昌盛,多有士子游人。”

“且徐州这两年,鸡鸣犬吠相闻,市井闾阎不断。”

“田肥地茂,岁无水旱之忧。”

“国富民丰,时有管弦之乐。”

“所产之物,阜如山积。”

“徐州之民,黄发垂髫,皆怡然自乐。”

“衡亦是神往已久,打算前去徐州看看。”

“正好接着此次庞侍中出使徐州的机会,捎我一程,黄兄看是如何?”

言外之意,是希望由黄射这个章陵太守出面。

在荆州的使节团里多塞一个人进去。

这对于黄射这样地位的人来说,当然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