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此为阳谋,两杯毒酒,任君择一(2 / 6)

公的背景,有着富饶的河北。

更重要的是,它地理位置好,周边没有强敌。

最北方的乌桓人还是他的盟友。

等于说袁绍只要一统北方,专心往南怼就行了,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就算把军队全部拉到前线去都没问题。

要不然生产力差距再大,官渡之战袁绍也不可能拉出数倍于曹操的兵力。

当时袁曹大战的情况就是,

袁绍只有一个对手,曹操只有一个队友。

曹操东南西北都有敌人,必须分兵去守。

所以一统河南的曹操,没办法爆兵去跟袁绍相抗。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如此重视曹刘同盟的原因。

袁神太过强大,想玩儿远交近攻都没辙,只能硬打。

“虽然如此,也不好如此将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

李翊在一旁谏言。

曹操、刘备俱是将目光落在李翊身上,问他这是何意。

“袁绍既然上表朝廷,请求册封,就该遣使进贡。”

“缴纳赋税钱粮,以明其忠义之心。”

曹操、刘备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李翊的意思是让袁绍进贡缴赋,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官呗。

这事儿曹操有经验啊,他爹就是花了一亿钱买的太尉。

“……善,既如此,就照子玉之言所办。”

刘备欣然同意李翊的提议。

这个遣使进贡也是各地诸侯的常规操作了。

以袁绍的家大业大,不会舍不得这点钱的。

当然了,数目也不能开的太高,不然袁绍再有钱也不会当冤大头。

大战在即,能小赚一点就小赚一点吧。

在打发了袁绍使臣之后,曹刘又命孙策使者来见。

还是直接开门见山,问孙策想要什么。

比起袁绍,孙策可就更需要朝廷的认可了。

人袁神家大业大,四世三公,有直接不要天子的底气。

但孙策就一个“反贼”袁术封的殄寇将军,在没有诏命的前提下,跑到人江东去攻打人家的地盘。

直接被江东士族定义为了“造逆”。

用游戏的思维解释,就是孙策在没有“伪造宣称”的情况下开战,降“稳定”,加“厌战度”,大失人心。

所以孙策刚刚打下吴郡、会稽,就迫不及待地遣使入朝,请求册封。

朝贡的礼物,是寻常诸侯的两倍。

而这名孙吴使者,乃孙策帐下奉正都尉刘由也。

他向曹操、刘备躬身说道:

“曹司空,刘将军,吾主孙策此次平定江东叛乱有功,故而遣我来请求封赏。”

曹刘当然知道这是刘由的场面话,也不戳穿他,便问他具体的封赏内容。

刘由见此,非常识趣地先将贡品清单献上。

俱是江东的珍奇之物,还有不少粮秣。

虽然这些贡品对曹操、刘备这样的大诸侯而言,不够塞牙缝的。

但谁又会嫌口袋里钱多呢?

二人看完清单之后,曹操先开口说道:

“我闻汝主孙策,擅杀朝廷大员,据江东之地,又不来向朝廷进贡。”

“该当何罪?”

刘由喏喏道:

“此中必有误会,吾主在江东之地,所杀之人皆为叛逆。”

“大军所过之处,与民秋毫无犯,有口皆碑。”

“曹司空若是不信,可差人去探。”

这名孙吴使者玩了一个避重就轻的把戏。

孙策严明军纪,确实拉拢到了江东军民的支持。

但反对他的江东士族,都被他突突了。

现在就算让曹操去探查,也只能看到赞赏孙策的老百姓,哪里还会有反对他的士族发声?

刘备则道:

“既然汝主有功于朝廷,就该向朝廷上贡,每年不可少。”

依然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恩威并施把戏。

刘由连连称是。

“刘将军教训的是,只因此前盗贼蜂起,路途艰难,不得通进,故而延了路程。”

“现在吾主扫平江东,已无盗贼。”

“以后每年都能向朝廷进贡了。”

刘备与曹操又对视一眼,旋即示意刘由把孙策请求册封的书札取上来。

其大致内容为,

孙策请封为会稽太守,吴景为丹阳太守,孙贲为豫章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

同时,

孙策以江东西南多山越为由,为了更好的维护豫章郡的稳定。

请求将豫章一分为二,北面为豫章郡,南面为庐陵郡。

并请求册封孙贲弟弟孙辅为庐陵太守。

光看这个册封表,其实不难发现汉末诸侯用人的习惯,都是一律用宗室武将。

曹操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