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厢情愿的倾慕,万人之上的孤独(2 / 8)

虽灭,但他还剩下不少残余势力。

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个是以汝南刘辟为首的黄巾余孽。

这帮贼人都是靠着袁术吃饭的,袁术身死,他们肯定也要闹腾。

可别小看汝南这群黄巾贼。

他们虽然是贼,但汝南山地多,树林多。

贼寇分布的非常分散零乱,还经常打游击战,很不好清缴。

历史上,

曹操在建安元年平定了汝南,可四年过后,官渡之战时,汝南都还能够掀起大规模叛乱。

曹操为此不得不分兵去镇压汝南的叛乱,进一步拉开了前线与袁绍的兵力差距。

不过汝南的问题,李翊已经将它丢给了曹操、吕布了。

让他们俩去头疼去吧。

真正令李翊比较关心的,还是庐江刘勋、丹阳袁胤。

他们俩,一个是袁术的部将,一个是袁术的从弟。

庐江那边让曹操自己慢慢打去吧。

至于丹阳,它毗邻九江、广陵,并且还连接着孙吴势力。

可以说是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更别说丹阳还盛产精兵了。

老刘的徐州部曲里面,丹阳兵可是先锋主力。

不过丹阳唯一的缺点就是,世家大族众多,统治起来很不方便。

或者说整个江东,士人豪族都多。

李翊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帮老刘统一了徐州各派。

现在还要消化一个九江,实在无力再伸手去往丹阳了。

孙策统一江东后,他的处理方式倒是比较简单。

就是全突突了。

不过在汉末屠士族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曹操就杀个边让,就搞得兖州全境叛乱。

孙策以武力横扫江东,号为小霸王,照样被士族刺杀。

所以,按照李翊的构想。

就是在丹阳扶持一个傀儡政权。

袁术身死,丹阳众人心惶惶。

袁胤本身也是被丹阳豪族和袁术一起扶上去的。

既然如此,倒不如仍旧把他留在丹阳。

不说像吕布那样,作为缓和曹刘关系的枢纽。

袁胤更多是用来限制孙吴发展的,不能让孙策继续往丹阳扩展。

而且利用袁胤,在丹阳给徐州输血,也不错。

——“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

可以让袁胤时不时输送些丹阳兵过来,给徐州回回血。

李翊也是临时在丹阳定下的这样一个方针。

首先自己和老刘各娶了袁氏女。

此二女作为袁胤的侄女,袁刘两家也算是姻亲关系了。

汉左将军、帝室苗裔、四世三公。

这些背景加在一起,李翊想不到老刘会输的理由。

“如何,不知此事对两位小姐而言,是否为难?”

李翊再次出声询问,脸上依旧带着温浅的笑意。

仿佛即便二女拒绝,他也不会为难她们似的。

袁瑛与袁莹对视一眼,便道:

“此我等分内之事。”

“请子玉先生予我等纸笔,我姊妹这便修书一封,劝袁叔父来降。”

“……哈哈哈,好!”

李翊大喜,即命人取来纸笔,命二姝修书。

李翊亲自在旁侧监督,书札中的遣词造句俱由他来把关。

有不到之处,李翊则命二女修改。

很快,书信写好。

李翊将之收起,朝二姝拱手一礼:

“多谢两位配合!”

二女待要开口,忽听屋外传来一阵囔囔的脚步声。

来都尉许褚也。

“……军师。”

许褚拱手一礼,望一眼二女,并未直接说明来意。

李翊淡淡道:“何事?”

许褚这才开口,“是子敬先生找您。”

鲁肃么……

李翊颔首,“知道了,你先下去,我随后便到。”

“喏。”

许褚拱手领命而退。

不说多余的话,不做多余的事,这便是他的行事风格。

“两位,翊失陪了。”

李翊唇角微扬,向二女道别。

二女齐端方落拜,恭送李翊出门。

出了门,李翊见到了在外等候的鲁肃。

“……子敬,你找我?”

李翊上前,见鲁肃手里捧着几碟书札。

“子玉先生,我已按您的吩咐,清理府库中的书卷。”

“粗略计算出了寿春的人口了。”

哦?

竟如此之快。

李翊微微一笑,鲁肃这办事效率的确不赖。

“寿春共有民户一万三千七百多户,其中可征用的民夫可达五万两千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