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李翊一怒,山川化焦土,弹指繁华百(6 / 8)

冯妤有孕在身之时,将她吊死在了厕所的梁木上。

然后传言说冯妤是因为怨恨而自杀的。

由于冯妤之前经常在袁术面前哭泣,袁术便真以为她是自杀。

最后将她厚葬了。

而这些妇人,后来还被曹丕评价为恶妇。

“玉玺可在袁术身上吗?”

李翊问冯妤道。

冯妤声似珠落玉盘,清脆动听。

“袁公玉玺身不离左右。”

李翊望着她,温声道:

“可与我取来。”

“喏。”

冯妤当真十分乖巧,眼眉低垂,不敢与李翊对视。

这是一种敬意。

俄顷,冯妤从袁术身上取下一个长条形的木盒子。

正要拿去给李翊,被赵云强行一步接过,然后才恭恭敬敬地双手奉给李翊。

“……嗯。”

李翊背着手,冲赵云点了点头,示意他打开。

赵云领命,由于盒子上了锁,又无钥匙。

盒子又小,若用刀斧,只恐伤到盒中之物。

于是赵云便用手将之扯开。

果然见着一枚石子大小的玉玺。

秦汉的玉玺就是盖章用的,个头很小,没有电视上那么夸张。

这么玉玺左下还缺了一角,以黄金补上。

李翊将之取出来,翻开一看,果然见到了八个大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此却确实是独一无二的传国玉玺。

李翊再三确认之后,将玉玺小心翼翼放在盒中,对赵云说道:

“此物甚是贵重,须将它带回去。”

赵云领命。

那边夏侯惇见了,顿时急了,上前问道:

“李先生且慢!”

“这传国玉玺先生莫非是想独吞?”

此言一出,赵云及身后诸武士皆面有愠色。

李翊倒是显得很平静,弯唇笑道:

“夏侯将军何出此言?”

夏侯惇大声道:

“袁术潜逃出寿春,曹公命我率精骑出来追赶,夺回玉玺。”

“袁术家眷,亦是某先发现。”

李翊牵唇一笑:

“夏侯将军此言差矣,今汝主与我主同为国家讨贼。”

“哪里还须分什么先来后到?”

夏侯惇一怔,未及开言争辩,李翊的声音还在继续。

“况且这玉玺并非是李某想要独吞,只是此物干系重大。”

“我须将之交予刘将军处置,之后也是要上交朝廷的。”

“夏侯将军如此看重这玉玺,莫非是你想要独吞?”

被李翊反将一军,倒打一耙,夏侯惇顿时急了。

“先生可莫要诬陷于我,既然先生适才也说了,大家都是为国家讨贼,何谈私吞?”

“只是这玉玺须交由我,我会将它上交给曹司空。”

“待曹司空验明真伪之后,自会上交朝廷。”

替朝廷找回传国玉玺,这功绩丝毫不亚于讨灭袁术。

眼看玉玺近在眼前,夏侯惇怎能让它被刘备拿走。

由他来博得这不朽的功勋呢?

何况在夏侯惇看来,本来就是他们先发现的袁术。

李翊比他们后来,怎么敢随意处置袁术家眷,抢夺玉玺?

面对夏侯惇的咄咄逼人,李翊浑然不惧,扬唇笑道:

“天下乃大汉之天下,玉玺乃汉传国之玉玺,我主乃汉皇苗裔,帝室之胄。”

“当今皇帝,按谱赐爵。”

“现大军屯于淮南,远离陈地,玉玺暂由汉室宗亲保管,有何不妥?”

要比宗亲,那老刘这边是真不惧,除了他还有个血统更纯的刘晔呢。

夏侯惇被怼的无言,按理说现在这年代汉室宗亲都已经烂大街了。

刘备这个宗室身份更是落魄到织席贩履了。

还不如他们曹家、夏侯家呢。

但偏偏刘备前不久又在皇帝面前认了亲,若是不承认,不等于是藐视朝廷吗?

上一个藐视朝廷的袁术,才刚刚被曹操、刘备联手干掉。

这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不过,既然不好拿刘备的身份开涮。

夏侯惇倒是可以拿李翊的身份做做文章,他的底细之前曹公可是打听的一清二楚了。

“听闻李先生起于山野,未有功名在身。”

“今年不满三十,何得以据如此高位?”

“某窃闻德不配位,才不堪任,力不及行,智不匹谋,必有灾殃。”

“不知先生占了几何?”

此言一出,李翊身后众人,俱面有忿色。

夏侯惇这是赤果果的挑衅!

李翊却面色如常,扬唇笑道:

“公言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