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看你欲造的城邦,在白骨之上(3 / 4)

效果可以翻倍。

果然,不出李翊所料。

在一通舆论宣传过后,凡刘军所到之处,士民皆夹道欢迎。

有不少郡县,尚屯有士兵,然县令连同各乡里正,直接举城向刘兵降了。

刘备感念淮南百姓之德,领着李翊等一众文武大臣,亲自出来慰问乡亲父老。

诸父老数人,须发尽白,面色清癯,眸中无神。

刘备念其困苦,将众人请入帐中赐座,问道:

“老丈多少年纪?”

一老者答道:

“欲近耄耋矣。”

唔!

帐中诸将无不小声惊呼,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不是一般的长寿了。

刘备亦觉惊叹,握着老者的手,垂泪道:

“吾军士惊扰乡里,备心甚是不安。”

老者叹道:

“身将入土,何惜年月?”

“袁公路在淮南横征暴敛多年,民皆怨之。”

“刘将军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涂山一战,破袁术四十万之众。”

刘备闻言一惊,暗道袁术拢共才四万人,自己缘何破了四十万人众?

他回头兼顾一眼李翊,李翊冲他微微一笑。

仿佛说,老百姓说了你就只管认下便是。

刘备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李翊的舆论攻势。

古人只要一涉及到数字,基本上都是信口开河。

因为这不是信息时代,没办法具体统计,只要看到人多,往高了说就对了。

既然刘备两万人马出征,敢号称二十万人。

那打败袁术四万人,便对外宣称歼灭了四十万人。

这很合理吧?

“今刘将军仁义之师到此,兆民可望太平矣。”

老者握着刘备的手,至真至情地说道。

刘备感慨万分,叹道:

“何敢当老丈所言?”

遂命人取来酒食绢帛,赐给这位老丈。

又将剩下的酒食,分发给其他老人。

旋即号令三军:

——“如有下乡杀人鸡犬者,如杀人之罪!”

号令传下,三军无不震服。

淮南百姓皆感念刘备之德,稽首送别。

……

话分两头,

却说袁术遣人送书去往河北,半道被刘备截住。

愁闷不已,又因此前遭遇了涂山惨败。

更是蹉跎困顿,而袁术后宫妻妾成群,多达百人。

袁术与妻妾每日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日费斗金。

府库里的银钱吃紧,袁术便派人至寿春中,劫掠富户百姓,抢夺粮食。

一时间,城内哭喊声,嚎叫声,不绝于耳。

袁术只当不见,两耳不闻。

反正已经翻盘无望,索性直接摆烂。

在徐州大军到来之前,好好享受这最后几天的人生。

每日以军士劫掠来苟延残喘,维持吃穿用度。

寿春百姓无有活路,折骨为炊,易子而食。

底层士兵饿得只能去河里摸河蚌吃。

不少大臣,纷纷向袁术谏言,恳请他拿出粮米来救助军民。

甚至有激进的大臣谏言道:

“百姓可以不发粮,但底层士兵不能不发饷。”

“时日一长,军心生变,必要惹出祸事来!”

袁术闻言大怒,连杀两个大臣。

诸大臣,遂不敢进言。

袁术一家子,包括他后宫妻妾数百人,依旧每天过着锦衣玉食,奢侈荒淫的生活。

仅几天时间,寿春已有大量官员和士兵逃亡出去。

袁术只做不理,扬言,“任其自去!”

依旧每日与妻妾饮酒作乐。

袁术沉浸在自己的美梦里,但却无法阻挡徐州大军的滚滚向前。

未有两日,刘备军抵达寿春。

寿春乃是淮南第一坚城。

光是周长就达十余里,占地近六千亩。

淮水横穿其间,肥水紧邻身后。

也难怪袁术敢如此有恃无恐地举全军与刘备交战。

因为即便他打输了,仍然有如此坚城作为守备。

刘备兵临城下,倒也不着急攻城。

采纳李翊的建议,暂时先围住寿春。

不过由于寿春城过大,兼之河水众多,没办法四面合围。

刘备先命人制造工程器械,配重投石机。

一面又感叹寿春的富丽堂皇,虽遭袁术蹂躏。

可光看建筑,亦能看出此城富庶。

也不知袁术是收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来建造他的私人宫殿。

“如此富城,若是摧毁了,委实可惜。”

望着架上来的配重投石机,刘备有一丝丝犹豫。

他见识过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