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李翊才是全职高手啊(2 / 4)

既然能在这里遇到许褚,看来他们老许家已经把坞堡修到汝南来了。

“……误会。”

李翊出言解释道:

“我等也是领了朝廷旨意,奉命来汝南剿贼。”

“我知许壮士领乡里人在此,也是为了击贼,我等本不该如此。”

听完李翊的解释,许褚也未多话,只朝身后人招了招手。

示意大伙儿收起兵刃来。

赵云见此,乃道:

“适才我领兵追至,不见了何仪贼众,问这位许壮士。”

“他只道擒在坞中,又领兵拦我去路,我只道其与贼寇乃是一伙儿。”

“故而上前与之厮杀。”

赵云也开口解释了缘由。

许褚这时候,终于开口说话了。

“某知你是官兵,正要试试你的武艺。”

“若你能赢得我手中宝刀,自然交人。”

“若赢不得,合叫你死在我刀下。”

尽管误会已经解除,但听到许褚这话,还是令赵云不由一奇。

“壮士既知我是官府中人,亦要杀我耶?”

许褚正色答:

“某甚少读书,然家兄常以《中庸》之语告诫褚——”

“——君子素其位而行。”

“而今天下纷乱,黄巾虽没,然各地诸侯却拥兵甚众,跨州连郡。”

“虽在其位,却并未素其位而行。”

“以上陵下,以下谋上,各怀异志,以图僭越。”

“若官府中人能自发清缴贼寇,我许氏也不必修筑坞堡,合男女老少之力,自发杀贼。”

“今天下板荡,民生不保,流寇遍野。”

“非是民之祸,乃上位者不能尽其职也。”

许褚讲出了自己厌恶官府中人的原因。

在各类三国游戏中,许褚的智力始终在2、30里面徘徊。

最近的三国志系列,都出到第14代了,许褚的智力却仅有36。

但历史上的许褚智力,绝对是远在及格线以上的。

史书上对许褚的评价是,“谨慎奉法,质重少言。”

人都说诸葛丞相一生唯谨慎,许褚也是。

许褚生性谨慎守法,质朴敦厚而言语很少。

曹仁自荆州来见曹操,曹操还没有出来。

曹仁在殿外与许褚相遇,主动上前跟他打招呼,本来是想跟他唠唠嗑。

结果许褚却非常不给面子,说:魏王快要出来了。

就直接返回正殿,不鸟曹仁。

曹仁被气得脸都绿了。

他可是曹操的宗族重臣,征南将军,主动屈尊来跟你聊天儿。

你却这么不给人家面子。

许褚回答说,曹仁虽然是亲属和重臣,却是外面儿的藩属重臣。

我虽然是外姓,却充任内臣。

当众谈话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进室内谈话?

我们之间有什么值得密谈的吗?

曹操听说后,更加喜爱和亲近许褚。

通过这件事就能看出,许褚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

像某个电视把许褚拍成没有半点儿情商的莽夫,是非常不合理的。

他作为曹营里的外姓内臣,却能在曹操身边工作二三十年。

那一定是非常谨慎,有分寸感的。

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有些名人、文官甚至都不见得有许褚成熟老练。

而造成这种刻板印象的原因,可能还是缘由许褚的外貌。

许褚的外貌是身材雄壮,腰大十围。

上一个腰大十围的名人还是伍子胥。

虽然十围可能是虚数,但可以肯定许褚的形象是个大胖子。

而许褚军中的外号叫虎痴。

虎形容他的勇猛,痴则是形容他外表憨痴。

属于是以貌取人了。

总觉得长得胖的人,就跟笨有关系。

恰恰相反,越是胖的人内心反而越是敏感,心细。

比如说戈林,靠着一副憨厚胖胖的外表,骗了全世界的人。

“我来此正是为了吊民伐罪,为民请命。”

李翊向许褚表示自己所辖部队,与别的官府士兵不同。

许褚见李翊部下,皆训练有素,心中亦是暗暗奇之。

“此去不远,便是我许氏坞堡。”

“先生不妨来我坞中权歇人马,吃两盏热酒。”

李翊大喜,欣然从之。

随许褚去了谯县。

两地相去不远,半个时辰便到。

许褚先回坞内,须向族人讲明缘由,然后方才能够迎李翊进坞。

许氏一族家大业大,不仅有自己的田产和作坊,还有大量的青壮年。

本来他们的家族势力是比不得同县的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