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君臣相得,万能套路屡试不爽(2 / 4)

勇略,世所罕有。”

“我主乃当世英雄,其好礼贤下士,天下所共知也。”

“筵席之前,我主见文远之仪表,便十分敬爱。”

“故托军师在点将之中,选了文远去救援陈国,只乞共事一场。”

这……

张辽有些不敢相信,刘备竟会如此敬重自己,一时不觉有些情怯。

关羽的话还在继续:

“我主如此敬爱文远之才,文远何不弃暗投明,与我等一同匡扶汉室,共成大业。”

“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遇可事之主,而失之交臂,非丈夫也。”

张辽低头,再次陷入沉默。

李翊知道这时候该自己出场了,便站出来缓解尴尬的气氛:

“今我等唤文远至后堂,绝非是要文远做为难之举。”

“不若如此,明日便请我主向吕布借调文远一用。”

“只求共事一场,未审文远尊意如何?”

李翊给了个台阶下,说是找吕布借张辽一用。

借用人手这种情况,在汉末还是很常见的。

就像张辽他自己,早年间在丁原手下当从事时。

就曾被丁原派到京城,听命于大将军何进,帮他去募兵。

只是没想到刚回来,何进就被宰了,董卓接管了朝中大权。

张辽作为何进的直属部下之一,便像何进的其他部属一样,统兵从属于董卓。

董卓死后,便像上次一样,从属于吕布手下。

所以张辽对吕布谈不上有感情,就是个标准的职场打工人。

哪有什么君臣之义可言?

但现在刘备如此敬重自己,士为知己者死。

如今刘备希望借调张辽一用,只求两人能够共事一场。

这是何等的浪漫,张辽焉有不从之理?

张辽当即朝着刘备大礼参拜。

“辽何德何能,幸遇明公如此器重。”

“辽不才,愿与明公共事!”

刘备顿时大喜,望一眼李翊,想说还是军师点子多。

李翊冲他点了点头,两人简直是计划通,配合的太默契了。

借用这招,真是屡试不爽。

我们是借用,只是借了不还而已。

或者说,我们可以还,只要你能够活到我们还给你的那天就行。

毕竟这世道,刀剑无眼,谁能保证自己将来没个万一呢……

拉拢张辽的一事顺利完成。

接下来,李翊单独跟张辽聊了聊。

主要是给他讲了讲当前豫州局势,方便他之后去陈国救援时,能够理清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

……

“如今从兖州脱困,终于得一安歇之所。”

“公台先生缘何闷闷不乐?”

房间内,吕布站在陈宫身后问道。

陈宫背着手,两眉紧皱,叹息道:

“今寄人篱下,不知几时能够打回兖州,我如何能够高兴?”

吕布心态比之陈宫要好一些,反过来安慰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败了,下次再找曹贼复仇便是。”

“公台先生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吕布懒洋洋地卧倒在了榻上,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仿佛对此无所谓,反正都飘零那么久了。

但陈宫不同,兖州是他的家乡。

他与兖州士人联合反叛曹操,是输不起的。

成王败寇,他与曹操之间只能有一个胜者。

“温侯当真觉得刘备能容得下我们吗?”

陈宫闭上眼睛,沉声问道。

吕布闻言,翻身从榻上站起,嗔目道:

“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难道吾弟他……”

“吾弟?哼哼。”

陈宫冷笑一笑,打断吕布,又好气又好笑道:

“温侯莫非不知刘备乃是徐州牧,我等是败军之将。”

“今刘备来收容我等,温侯怎敢对方伯以兄弟相称?”

“你难道没有觉得,今日宴上,徐州诸将皆欲将我等生吞活剥吗?!”

陈宫最后一句话,几乎快要嘶吼出来了。

对吕布简直是恨铁不成钢。

这哥们儿简直是社牛加情商低,人刘备跟你很熟吗?

你上来就套近乎,又说是老乡,又说咱们是兄弟。

陈宫当时在旁边,差点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唔……”

被陈宫这么一说,吕布也察觉到今日宴会上氛围貌似是有些不对。

他初时不觉,还以为大家都很欢迎自己。

不然刘备怎么可能亲率文武出城来迎接自己,还摆下这么隆重的宴席。

“可我观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