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刘备:我就离开几天,先生便干出这(3 / 4)

人齐回广陵,陈登早已备好酒宴,为众人庆功。

李翊将自己打算把造船司牵至江都的决定与陈登说了。

陈登道:

“当初我等言说江都易受水贼侵扰。”

“如今这江海上最大的贼首已经归顺,由他在江上作保。”

“料江都无虞。”

李翊知这是陈登在夸耀他,拱手说道:

“全仗元龙虎威耳。”

陈登弯唇一笑:

“我在城上坐守,你于江上厮杀。”

“何言仗我虎威?”

李翊如实答道:

“元龙在广陵明审赏罚,威信宣布。”

“未及期年,功化以就,百姓畏而爱之。”

“甚得江、淮间欢心。”

“若非如此,薛州怎肯轻易归顺?”

说起来,历史上的薛州还真就是主动归顺的陈登。

当时陈登把广陵治理的井井有条,又大力清缴水贼。

薛州为了明哲保身,主动带着麾下万余众投靠了陈登。

于是,陈登在广陵一下子实力大增。

史书叫:“登曰:此可用矣。於是有吞灭江南之志。”

陈登在广陵时,对孙吴采取了高压政策,数次重挫来犯吴寇。

使得孙吴在江南的发展严重受到限制。

奈何遇上个猪队友曹老板。

当时袁曹决裂,曹操觉得陈登与袁绍态度暧昧不清。

于是主动把他调离了广陵。

结果陈登一走,孙吴一下子挣脱了枷锁,没人能够按得住。

后来曹操肠子都悔青了,史书叫:

——“孙权遂跨有江外,太祖每临大江而叹,恨不早用陈元龙计,而令封豕养其爪牙。”

曹操后悔没采用陈登压制孙吴的政策,而让孙权这头大猪长出了锋利的牙齿。

所以,李翊虽然生擒薛州有功,但陈登在广陵的贡献也着实影响不小。

随后,打开广陵府库,重赏此次出战的军官。

甘宁此次生擒贼首,记首功,额外赏赐五万钱,绢百匹,金银各五十斤。

当然了,李翊此次最大的收获,还是得到了薛州的赀财。

虽然不少财货被藏着海外诸岛,取出需要时间。

但李翊等得起,徐州更等得起。

李翊先让薛州把海外的赀财数目,记下来,然后上交。

等财货取回来后,才进行核实。

经过统计,

薛州这些年积累的赀财,居然高达上亿钱。

而最重要的粮食,多达八十万斛。

即便除去路上损耗,保底也能得个五六十万斛。

这才是真正能壮大徐州的东西。

比起曹操的盗墓赚钱,李翊这正儿八经剿匪赚钱可上得了台面多了。

在安顿好众人之后,各自回房歇息。

次日,陈登送别荆州官员,返回荆州去。

又过几日,刘备从射阳湖检阅水军回来了。

这期间,他与李翊自然是有互通书信的。

也知道了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广陵发生了什么。

他回到广陵的第一件事,是来见荀攸。

荀攸慌忙与刘备相见,感激他的征辟之意。

刘备执其手,言辞诚恳地说道:

“久闻公达高名,如雷贯耳。”

“备只恨云山遥远,不得听教。”

“今闻公达来广陵,专此回来一见。”

“倘蒙不弃,可到荒州暂歇片时。”

“以叙备渴仰之思,实为万幸。”

荀攸万没想到刘备诚恳至此,赶忙大礼参拜:

“不意方伯竟如此厚待,攸实在受之有愧。”

刘备却赶忙将之扶住,硬生生托起来。

“备天性驽钝,笨拙少谋,唯求智者开导教诲。”

“多有冒昧,还望先生海涵。”

荀攸见刘备情真意切,言辞中似有一种说不出的魔力。

能使人莫名的对他产生信任。

“方伯如此礼贤下士,我想天下俊杰闻说,定会不远千里,前来归附。”

刘备大喜,即命人排筵款待荀攸。

李翊又将甘宁举荐给了刘备,并言说其生擒薛州之功。

刘备当即重赏甘宁。

甘宁见刘备赏罚有度,宽厚待人。

心里再无任何顾虑,可以彻底地放下心来了。

李翊再将薛州归附,已经安排他做造船司的事一并与刘备说了。

刘备颔首,道:

“我去射阳湖之时,将广陵大事交给你与元龙。”

“你二人有便宜行事之权。”

“既然子玉已经安排好了,备自无意见。”

随后,刘备将广陵众高级官员全部请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