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诸葛亮开海陆双丝路(4 / 6)

本身就是再增加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干预他国内政,能够起到牵制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

种种好处,都使得诸葛亮下定决心,约见西域诸国使者。

而西域诸国得知中国从内乱中恢复过来以后,也是纷纷遣使进献。

龟兹使者以手抚胸,操着一口相当流利的汉话:

“……大都督明鉴。”

“车师六国商队近年屡遭鲜卑劫掠,驼铃惊散于大漠。”

“闻天朝重定雍凉,特请复开河西道。”

言罢,击掌三声。

随从抬入缠枝葡萄纹银盘,玛瑙般的吐鲁番葡萄堆叠如紫晶。

哈密瓜切片盛于冰鉴,寒雾氤氲间恍见天山雪影。

这些都是西域特产。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

“昔亮在交州督造楼船,与身毒人泛海通商,宝石换丝绸,象牙易越瓷。”

“今陛下诏令重开陆上丝路,自当复设西域都护府。”

“然商队往来,须以景元钱为通货,不得以物易物。”

这便是诸葛亮敏锐的政治嗅觉。

第一时间提出,重开西域都护府,保护你们西域诸国可以。

但贸易结算,必须用汉朝货币。

只有稍微了解一点现代经济学的,便知道采用他国货币结算贸易,对货币国有多大好处。

一旦西域诸国大量采用汉朝货币,这就可以使得汉朝不断使用剪刀差,薅西域诸国的羊毛。

这可比你打仗掠夺,来的好处多得多。

打仗还要死人,破坏生产。

而通过贸易剪刀差,却可以让你实现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诸葛亮话音方落,诸使者相视愕然。

于阗人沉吟道:

“我沙漠诸国,多是以物易物。”

“若采用天朝货币,这……”

他不敢继续说下去。

但其想表达的肯定是,万一你们又内乱了,景元钱作废。

那我们此前手里囤积的汉币不也跟着作废了吗?

那我到时候找谁要钱去?

当然了,

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一旦使用了汉币结算,到时候汉朝便可以通过大量发行汉币来薅西域诸国的羊毛。

这使者话未竟,便被诸葛亮出声截断:

“……汉钱流通处,即王化所及处。”

“都护府铁骑旦夕可至疏勒河,护商队如护雉卵。”

语毕,即令侍从抬出新铸钱范。

青灰陶模上写着“季汉景元”四字篆文如龙蟠曲。

众使者面面相觑,良久,方才向诸葛亮作揖道:

“既如此,请大都督容我等下来商议商议。”

“……当然,亮已备好酒宴,请诸位下去好生歇息吧。”

待使者退至偏殿享用炙驼峰后。

李严自后堂转出,他问诸葛亮道:

“大都督,如今魏逆尚在蜀地虎视眈眈,朝廷又减少了军事补助。”

“我们维持现在这支关中军队,尚且吃力。”

“何来余力经营西域?”

“更别提设立西域都护府,去保护他们的商队了。”

诸葛亮微微一笑,引他至廊下。

时值暮云四合,终南山风掠过未央宫残垣,带来渭水潮气。

“……正方且看。”

孔明羽扇遥指西市,胡商正在毡帐间交易锦缎。

“昨日龟兹使团以三百匹大宛马,换走武功县全年的桐油产量。”

说着,他又从袖中取出算筹。

“若设敦煌互市,岁得商税可养一万精骑。”

“若控于阗玉矿,则弩机枢轴不虞匮乏。”

李严蹙眉,忧心忡忡说道:

“倘鲜卑人出兵劫掠……我等不也得分兵前去保护么?”

“正欲其来!”

诸葛亮拊掌,唇角微微扬起。

“鲜卑掠商队则诸国请兵,我军西进便名正言顺。”

“昔班定远三十六骑定西域,今亮欲以商队为饵,引狼出洞而歼之。”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他并不打算在西域都护府设立重兵。

这既是处于后勤的考量,也是出于政治考虑。

就如当年班超在西域时,他打仗,其实主要还是用的西域诸国的联军。

汉兵反而出的很少。

这便是政治影响力。

由于西域诸国都服汉军,所以汉军的出现,便可以把西域诸国拧成一股绳。

让他们团结起来出一支军队。

翌日辞别,鄯善使者忽以汉宫礼顿首:

“卑职祖父乃永平年间汉使随员,临终犹念长安柳色。”

遂解下腰间革囊,倒出数十枚锈蚀的五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