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江东绝唱,孙十万谢幕!(4 / 8)

那时是何等的豪情壮志。

不意今日竟如丧家之犬,挟众逃亡。

忽闻后船喧哗,原来是一官员试图投江,被军士救起。

孙权默然片刻,传令道:

“……赐酒压惊。”

“告知众人,至富春后,愿去者听便,孤不强留。”

张昭在旁闻之,微微颔首:

“大王终悟强扭之瓜不甜乎?”

孙权叹道:

“非悟也,势不得已耳。”

“但愿天不亡吴,使孤得保江东一隅,延续香火。”

夕阳西下,江流东去。

船队载着一个王朝最后的希望,向着富春方向缓缓而行。

而此时的建业城,已是烟火寥落。

只待汉军前来接收这座无主的都城了。

……

陈登率汉军赶至建业时,只见浓烟蔽日,火光冲天。

昔日繁华都城,今成一片火海。

城墙上吴旗半焚,在烟火中飘摇如垂死之蝶。

“孙权竟纵火焚城!”

陈登驻马凝望,面色沉痛。

“吾本欲与孙氏和平收场,不意其狠戾至此,看来两家是不能善了了。”

蒋钦在侧问道:

“将军,大火冲天,如之奈何?”

陈登挥鞭前指:

“先救火!”

“传令三军,即刻救火救人。”

“财物粮秣皆可不顾,唯百姓性命为重!”

汉军将士纷纷弃戈取桶,投身火海救人。

陈登更亲自率众扑灭府库大火,一日一夜不眠不休。

恰逢江南梅雨时节,天公作美。

大雨倾盆而下,火势渐息。

灭火毕,

陈登立即命人搜寻活口,救济百姓。

又遣人清点府库。

不多时,军需官惶惶来报:

“府库粮秣十不存一,金银帛匹非空即焚,几无可用之物。”

陈登默然良久,终是叹道:

“将士们苦战日久,皆盼破城领赏。”

“今得空城,如之奈何?”

蒋钦趋前低语:

“军心已有微词,若赏赐不继,恐生变故。”

周泰亦问道:

“孙权遁逃,将军欲追否?”

陈登沉吟半晌,乃道:

“不擒孙权,此战不能了。”

“故分兵追击势在必行。”

“然军心不稳,需先安抚将士,暂停进军。”

众将纷纷请缨追击。

陈登却道:

“时值梅雨,道路泥泞,非精兵不能速行。”

“吾亲率一万精兵追击即可,诸公留守建业,安抚军民。”

“大军可随后缓行,慢慢追上老夫。”

正当议定,

忽见一骑驰至,却是监军梁王刘理。

少年王爷勒马扬鞭,道:

“陈将军追敌,岂可无监军同行?孤请随往!”

陈登婉拒:

“殿下金枝玉叶,富春路险,恐有不测。”

刘理昂然道:

“大丈夫建功立业,何惧刀山火海?”

“孤既为淮南军监军,岂有临阵退缩之理!”

陈登尚在犹豫,忽见又一队人马疾驰而来,当先一人高呼:

“三弟且慢!”

原来是鲁王刘永率亲兵赶到。

刘永马鞭直指:

“擒拿吴主乃不世之功,三弟莫非欲独吞乎?”

刘理变色道:

“二兄何出此言?”

“弟身为淮南军监军,随军追击乃分内之事。”

“倒是二兄身为荆州军监军,何故越权?”

刘永闻言大笑:

“普天之下莫非汉土,何分荆州淮南?”

“三弟阻我同行,莫非欲独占擒吴之功,在父皇面前邀宠?”

刘理面红耳赤,正色说道:

“二兄休得胡言!小弟绝无此心!”

陈登见二王相争,急忙出言调解:

“……既然鲁王愿往,便请同行。”

“多一路兵马,也多一分胜算。”

刘永这才转怒为喜,率部并入军中。

刘理麾下骑都尉诸葛恪怏怏不乐,私语刘理道:

“鲁王来者不善,恐非为擒权。”

“实为监视殿下耳。”

刘理微笑低答:

“……元逊多虑矣。”

“既来之则安之,看来这一路,我们不会‘寂寞’了。”

于是,

陈登率精兵一万,带着两位王爷,望富春方向追击。

雨幕重重,道路泥泞。

军士们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