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吴人自毁长城,末日将至(2 / 6)

……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办理?”

吕壹知道火候已到,突然跪伏于地,言辞恳切地喊道:

“臣有诛心之言,不敢启齿!”

“但说无妨。”

“大王托国之重于陆逊,尽付江东兵马,此乃明君气度。”

吕壹抬头,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然臣闻圣主不将生死之权授于臣下。”

“陆逊手握重兵,若生异心,则国内无可制者,”

他故意一停顿,观察一下孙权的脸色。

“纵使吴国战败,也不过割地求和,让出几个城池罢了。”

“可若是大将军谋反,孙氏基业安在?”

孙权脸色骤变,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剑。

不论是周瑜还是吕蒙,都曾称赞过陆逊的才能。

而陆逊的实际表现,也证明了其确实是有才。

可正因为他有才,

如此将才,若不能为己所用……

孙权眉宇间一川不平,脸色越来越难看。

吕壹窥见孙权动摇,又添一把火。

“臣……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孙权厉声喝道。

“大王可还记得……”

吕壹声音几不可闻,“陆氏与孙氏之仇?”

这句话如惊雷炸响。

孙权眼前浮现出兄长孙策被刺那日的血泊——

陆逊的从祖父陆康,正是当年被孙策攻破庐江后郁郁而终的!

虽然陆逊后来娶了孙策之女,但这家族血仇,实在不能不令人引起重视。

孙权将侄女儿交给陆逊,本身也是为了笼络陆氏一族。

可吕壹忽然翻起旧账,聊及孙氏与陆氏的血海深仇,这令孙权更加难受纠结不已。

吕壹见此,继续劝说道:

“陆逊虽尚公主,然杀亲之恨,岂是一桩婚事可解?”

“臣恐……将来有事,您不能够制他。”

“够了!”

孙权暴喝一声,案上简牍震落在地。

他胸膛剧烈起伏,半晌才平复呼吸:

“传令陆逊,即刻整军渡江,进攻齐军。”

“不得有误!”

吕壹暗喜,却故作忧虑:

“若陆逊抗命?”

“那便是谋反实据!”

孙权眼中杀机毕露,“孤倒要看看,这江东名将,是忠是奸!”

当夜,建业城中阴云密布。

吕壹府邸密室内,烛火摇曳。他对着暗处人影低笑:

“告诉陈将军,鱼儿上钩了。”

与此同时,长江北岸汉军大营中。

陈登正凝视着南岸连绵灯火,手中捏着一封密信,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陆伯言,这次看你如何自处。”

江风呜咽,如泣如诉。

长江两岸烟雨朦胧。

吴军大营内,陆逊负手立于帐前。

望着对岸连绵不绝的汉军营寨,眉头紧锁。

江风拂过他的鬓角,带起几缕斑白的发丝。

他今年不过三十五岁,却以生白发,面容清癯。

只因深感责任之重大,颇有伍子胥过韶关一夜白头的忧思。

只有那眼神,依旧如鹰隼般锐利。

“大将军,探马来报,齐军又在北岸增兵了。”

副将朱然快步走来,低声禀报。

陆逊微微颔首:

“陈登此人,果然名不虚传。”

“二十万大军压境,只吃了几场败仗,就按兵不动。”

“这是在等我军先动,让我犯错啊。”

“大将军,我军仅有十五万人不到。”

“且多为新征之兵,若贸然出击,全面大战,胜负恐也难料啊。”

朱然欲言又止。

陆逊转身入帐,案上铺着一张精细的舆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双方兵力部署。

他指着江北一处道:

“齐军虽众,但粮道绵长,且内部不合。”

“齐国内部,老牌军功集团陈旧与国家新军新锐矛盾已现,此乃我军可乘之机。”

正说话间,帐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信使匆匆入内,单膝跪地:

“报!”

“吴王急令,命大将军即刻出兵,与齐军决战!”

陆逊接过帛书,仔细,面色渐沉。

他抬头对朱然道:

“传令诸将,中军议事。”

片刻后,吴军众将齐聚大帐。

陆逊环视众人,沉声道:

“吴王命我出击,然敌众我寡,贸然渡江,恐有倾覆之危。”

“诸君以为如何?”

老将韩当拍案而起:

“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