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司马懿五月渡泸,七屠南蛮(2 / 9)

雍闿沉吟道:

“孟获野心勃勃,恐难为我驾驭。”

张紘却笑道说:

“正因其有野心,方可利用。”

“如今大敌是曹魏,待攻克成都之后,再商议其余之事罢。”

对于张紘而言,他只希望南中乱成一锅粥。

至于话事人是孟获还是雍闿,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曹魏别好过就行了。

当夜,雍闿亲赴孟获营寨。

蛮王虎背熊腰,耳戴金环,见雍闿至,大笑道:

“雍公夜访,莫非欲借我蛮兵乎?”

雍闿正色道:

“曹魏苛政,汉蛮皆苦。”

“今汉帝在洛阳,封我为益州太守。”

“若大王助我,当共分其地。”

孟获眯眼:

“汉人难信,空口无凭。”

“滇池以西五县,尽归大王。”

雍闿命人取来示意图。

“某另赠盐铁三百斤,锦缎两百匹。”

孟获大笑:

“好!既然如此,获便与雍公走上一遭。”

原来,孟获早有反成都之意。

只是畏惧曹魏大军,不敢轻举妄动。

今见大势而来,岂有不从之理?

“然夷叟部落尚未归附,需用计说服。”

“待我明日说他一说。”

次日,孟获召夷叟酋长,故作忧色道:

“朝廷欲征乌狗三百头,胸前皆黑。”

“螨脑三斗,斫木三千根,每根须三丈长。”

酋长大惊道:

“大王所言当真,斫木最高不过两丈,此非逼我等造反乎?”

孟获叹息曰:

“吾亦不忍见夷人遭难。”

“不如——随我反了!”

夷叟们相视片刻,齐声呐喊:

“反了!反了!”

三月十五,益州郡风云突变。

雍闿、孟获联军分袭各城,曹魏官吏或死或逃。

滇池城头,“汉益州太守雍”大纛高悬。

一石激起千层浪,南中大地风烟骤起。

牂牁太守朱褒得雍闿檄文,当即斩杀郡中魏官,举兵响应。

越巂夷王高定亦聚蛮兵数万,攻占郡治。

益州南部三郡尽叛,唯永昌太守吕凯仍闭城自守,未从乱命。

雍闿闻报,冷笑道:

“吕凯不识时务,当速除之!”

张紘摆手道:

“吕氏世代镇守永昌,深得民心,强攻难下。”

“不若以檄文说之。”

遂提笔作书,遣使急送永昌。

永昌城,太守府。

吕凯手持檄文,指尖微颤。

堂下郡吏皆屏息以待。

吕凯缓缓展开绢帛,但见上面墨迹淋漓:

“天降丧乱,奸雄乘衅,天下切齿,万邦悲悼。”

“.将军世受汉恩,当率先效命,上报国家,下不负祖宗。”

“岂可俯首事贼,背本就末?”

左右人纷纷言道:

“雍闿不过借诸葛亮之势,妄图割据。”

“府君若从之,必为诸葛亮利用!”

吕凯抬手止住,继续读道:

“昔舜勤民事,崩于苍梧。”

“文王受命,至成王而大定。”

“今圣上龙兴洛阳,海内影从。”

“将军不见盛衰之纪,成败之符乎?”

窗外暮色渐沉,吕凯长叹一声,将檄文掷于案上:

“张紘以舜、文王喻刘备,以永昌比苍梧……”

“这是说我若不从,便如蛮荒愚夫,不识真主啊。”

当夜,永昌城门大开。

吕凯白衣出降,对张紘拱手道:

“非凯畏死,实不忍一郡百姓遭兵戈之祸。”

张紘大笑:

“吕将军深明大义,他日必为汉室重臣!”

至此,

南中四郡——益州、牂牁、越巂、永昌尽叛曹魏。

烽火照夜,狼烟冲天。

声势浩大,震动西南。

消息传至成都,曹丕览表大怒。

掷简于地,召群臣议事。

“太尉误孤!”

曹丕拍案而起,目视司马懿。

“昔日卿言雍闿可抚,今竟举兵造反,卿有何话说?”

司马懿伏地请罪:

“臣识人不明,罪该万死。”

“然雍闿反复无常,非臣所能逆料。”

曹丕怒不可遏:

“南中乃我后方,若失此地,齐人必乘隙而入。”

“孤当亲征,以儆效尤!”

司马懿急谏:

“大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