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了。
按李翊的构想,要么就别打,要打就毕其功于一役。
直接灭掉吴国。
不然你今天兴师动众打一场,赔点款、割点地。
那点赔款,都不给你来一趟的油钱。
当然了,灭国之战所需付出的代价是非常沉重的。
所以长痛不如短痛,
与其折腾老百姓,不如让国人咬牙忍一忍。
忍忍就过去了。
“孙氏据江东已历三世,民殷国富,卿以为灭吴之战需几何兵马?”
李翊闭目掐算,良久方睁眼,沉吟道:
“少则二十万。”
“二十万!”
刘备闻言咂舌,“今岁河南大旱,河北又有蝗灾。”
“若征发如许壮丁,民间必怨声载道。”
“朕以为,最多只可发十万兵马。”
李翊微微一笑,道:
“陛下岂不闻王翦灭楚之事乎?”
“昔日秦王问王翦,灭楚需多少兵马?”
“王翦答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而秦将李信则认为不过用二十万人,足可击灭楚国。”
“秦王慨叹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于是不纳王翦言,用李信为将。”
“后秦军南下伐楚,楚将项燕示敌以弱,且战且退,保留精锐部队从后突袭李信。”
“因此大破秦军两营兵力,斩杀秦军七名都尉。”
“这也是秦军灭六国之战中,少有的大败。”
“后秦王复启用王翦。”
“王翦言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从之,予王翦六十万人。”
“今灭吴之战,臣以为当用二十万人。”
“而陛下执意只出十万人,难道欲重蹈秦王之覆辙乎?”
刘备闻言一怔,旋即无奈苦笑,忍不住叹道:
“李相还真是一如既往的牙尖嘴利,竟编排起朕来了?”
他说着,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纷飞的雪花,幽幽道:
“朕登基五载,战事方息,岂忍再陷黎民于水火?”
李翊长揖及地:
“兵者,凶器也。”
“然早定天下,实乃大仁。”
“陛下难道就安于如今的现状么?”
“不必多言。”
刘备抬手止住,“豫州经赤壁、襄樊数战,十室九空。”
“朕免其赋税三载,今疮痍未复,岂可妄动干戈?”
他转身凝视李翊,目光深邃如潭。
刘备嘴上虽然如此解释,就是河南经历过战火,还被曹操迁了大量人口出去。
他正在努力止住这块流血的伤口。
但实则刘备心中还另有计较。
自登基以来,陈登治淮南,李翊总揽朝政,关羽、张飞皆封国公。
不可不谓之,功名赫赫。
齐汉开国四公,名声在外。
在他们之下,还有一帮军功大臣。
太子刘禅年方十七,若他日继位,如何驾驭这些开国元勋?
但刘备性格又比较忠厚,不忍亏待一起创业的老兄弟。
既比如如今最令他头疼的封疆大吏陈登。
陈登在江南有很大的实权,
刘备与陈登关系也还可以,但他很担心陈氏在将来会在淮南成为一个尾大不掉的祸根。
但要说削权的话,又感觉为时太早。
现在的刘备,可与历史上的刘备不同。
历史上的刘备一生都在颠沛流离,没机会给儿子铺路。
这就导致刘禅对底下的军功阶层缺乏掌控力。
尤其跟他爹刘备相比,刘禅镇住底下人非常吃力。
为何呢?
当年刘备和元老派那是形同兄弟,戎马征程一路杀过来的交情。
和荆州派那是在赤壁之战前后,共同实践“隆中对”战略过程中,形成的高度合作。
然后带着元老派与荆州派这两股力量,先和东州派取得联系。
内外联合夺取益州。
最后再来整合笼络益州的力量。
但刘禅在这个过程中,
除了在公元221年时,在刘备安排下,与张飞的女儿成婚。
以此绑定元从派以外,几乎没有任何贡献。
唯一的联结,仅仅是他与刘备的血缘关系。
而诸葛亮在《出师表》里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为什么这些人肯继续合作,仍然为你刘禅卖命?
底层逻辑就是——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我们都是跟刘老板一起创业过来。
如今刘老板中道崩殂,我们只能把他的恩情,报答在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