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神龟寿尽,魏武谢幕(3 / 7)

急促的脚步声。

乃黄权匆匆闯入,额上还带着些许汗珠。

曹操虽目不能视,却似有所感:

“……可是公衡来了?”

黄权跪伏于地,拜道:

“臣黄权,拜见大王。”

“如此匆忙……可是齐国那边有事?”

曹操声音虚弱,却仍带着往日的威严。

黄权抬头,犹豫片刻方道:

“确是齐国之事……然非兵事。”

他微微一顿,打量了眼曹操的脸色,才继续道:

“刘备闻大王近日染恙,特修书一封,命臣星夜兼程送来。”

程昱闻言色变,厉声道:

“刘备奸诈,此信必是乱我军心!来人,将信烧了!”

“且慢!”

曹操突然提高声音,挣扎着要起身,“拿来……给孤看看……”

“王上!”

程昱急切劝阻,“刘备此来必定不怀好意——”

“住口!”

曹操怒喝,随即又软下声音。

“孤……孤的眼睛已看不清了……”

“仲德,你……你念给孤听……”

程昱见曹操坚持,只得长叹一声,从黄权手中接过那封以锦缎包裹的书信。

展开时,一股淡淡的松墨香气弥漫开来。

纸上字迹遒劲有力,确为刘备亲笔。

“汉天子备,致书于魏公操……”

程昱刚念开头,便忍不住皱眉。

却见曹操闭目倾听,只得继续。

“闻公近日染恙,朕心甚忧。”

“自中平五年沛国一别,忽忽三十余载。”

“忆昔与公共募乡勇,讨伐黄巾,何等意气风发……”

曹操听到此处,干枯的手指微微颤抖,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景象——

年轻的刘备,大耳长臂,目光炯炯。

与自己把酒言欢,共商大计。

程昱继续念道:

“后公征徐州,备不得已而抗之。”

“此乃各为其主,非备所愿也。”

“及袁术僭越,公与备复联手讨之。”

“袁绍势大,又并肩而战之。”

“此二役,备至今思之,犹觉快意……”

“咳咳……快意……确实快意……”

曹操喃喃自语,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那是建安年间,他与刘备联手,在淮河岸边大败袁术主。

后又北上,在官渡共破袁绍十万大军。

那时的刘备,与自己出则同舆、坐则同席。

两人常常彻夜长谈,议论军事,不觉疲倦。

程昱的声音忽然变得沉重:

“……而后中原逐鹿,公与备各为其志,兵戎相见。”

“此乃天命使然,非人力所能改也。”

曹操的笑容僵在脸上。

他想起了赤壁的火光,想起了河南的败退。

想起了自己一步步被逼入益州的屈辱,以及汉中反击的高光。

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日子,终究化为刀兵相向的残酷现实。

“……今天下一统在即,然备平生所遇,唯公可堪称敌手。”

“其余碌碌之辈,不足道也。”

程昱念至此,声音微颤,显然被信中内容所震撼。

曹操紧闭的双眼中,泪水悄然滑落。

他想起当年煮酒论英雄时,自己对刘备说的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想不到二十年后,刘备竟以同样的话回赠于他。

“公之子孙,备必不害之。”

“请足下宽心。”

程昱读完最后一句,室内陷入长久的沉默。

烛火噼啪作响,曹操的泪水已浸湿了枕巾。

他突然放声大笑,笑声中却充满悲凉:

“好一个刘玄德!好一个大汉天子!”

“王上……”

程昱担忧地唤道。

曹操不理,自顾自地说道:

“孤一生……自负智谋超群……”

“唯对刘备……屡屡失算……”

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孤至今不知究竟输在哪里。”

“是因为他有李翊么?”

“孤看不然,量一人之力有穷。”

“一竖子,安得有颠倒乾坤之力。”

“只是孤技不如人,非刘备敌手耳。”

“此乃孤之天命也!”

显然,曹操面对刘备挫败一生,将之归咎为了天意。

就在这时,曹操突然瞪大双眼,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既生操,何生备!”

“既生操,何生备!!”

“……”

这一声呐喊,仿佛耗尽了他全部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