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有大汉朝廷当靠山,就是不一样(5 / 6)

念及此,黄月英乃温言开解道:

“夫君,荆州之事,莫要太过挂怀。”

“你年方而立,来日方长。”

诸葛亮系紧腰间绶带,闻言一怔,旋即轻笑:

“夫人宽慰,亮心领了。”

“只是世人皆道‘谪宦交州,仕途尽毁’。”

他忽的转身,眸中精光湛然。

“亮偏要在这瘴疠之地,做出一番事业来!”

黄月英将羽扇递到他手中,抿嘴一笑:

“这才是我认识的诸葛孔明。”

“去吧,妾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

“让朝中那些庸碌之辈瞧瞧,我的丈夫绝对不输给他们任何人!”

夫人!

诸葛亮一把搂住黄月英,对她这番话十分感动。

夫妻之间,果然是患难见真情呐!

“……扑哧。”

黄月英轻声一笑,将诸葛亮推开。

“好了夫君,你还要赴宴呢。”

“在那之前,不如再让妾身为你弹唱一曲可好?”

诸葛亮颔首,作揖道:

“那便有劳夫人。”

黄月英乃取出一尾琴,拨弄琴弦唱道——

凤兮凤兮思高举,

世乱时危久沉吟。

半生遇知己,

蛰人感兴深。

明朝携剑随君去,

羽扇纶巾赴征尘。

龙兮龙兮风云会,

长啸一声舒怀襟。

归去归去来兮我夙愿,

余年还作垅亩民。

清风明月入怀抱,

猿鹤听我再抚琴。

……

是夜,月白风清。

厅堂内烛火通明,吴巨举杯相迎。

“使君远来辛苦!交州鄙陋,比不得荆州锦绣之地啊。”

诸葛亮苦笑摇头:

“吴府君说笑了。”

“亮若有治州之才,何至于……唉……”

他指了指南方,“到这般境地?”

区景趁机试探,“听闻使君在荆州时,连东吴都忌惮三分……”

别看东吴比之曹刘弱,但那只是跟曹操、刘备比。

跟交州比起来,那也是个体量相当恐怖的存在。

“虚名罢了。”

诸葛亮自斟一杯,“若非马幼常失了公安…….唉。”

“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话落,仰头饮尽,袖口沾了酒渍竟不拂拭。

吴巨与区景交换眼色,又殷勤布菜。

“使君日后有何打算?若有需用之处,下官定当效劳。”

诸葛亮醉眼朦胧地摆手,“全赖府君照拂!亮只求在此养病读书。”

“州务么……咳咳,还要多仰仗二位。”

说着竟呛咳起来,慌忙以袖掩面。

吴巨与区景对视一眼,都陷入了沉思。

夜宴结束以后,吴巨与区景对坐商议,案上酒盏尚温。

“如何?”

吴巨捋须笑道。

“我观那诸葛亮,不过是个失势文人。”

“胸无大志,终日只知饮酒自叹,不足为虑。”

区景眉头微皱:

“府君,此人昔日可是荆州州伯,师出天枢。”

“岂会如此庸碌?会不会是其故意演戏,专为慢我等之心呢?”

毕竟,能做到省级一把手的人物。

肯定不能是个庸碌之辈。

吴巨嗤笑一声,“景兄多虑了。”

“若他诸葛亮真有经天纬地之才,怎会丢了荆州,被贬到这蛮荒之地?”

“刘备何等惜才?却将诸葛亮流放到了交州。”

“连刘备都放弃他了,足见此人并无真才实学。”

“与马谡之流一样,都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言过其实耳。”

区景仍不放心:

“可万一”

“没有万一!”

吴巨挥手打断,“今晚宴上你也见了,他言语颓唐,举止失仪。”

“连酒渍沾袖都不顾,哪还有半分名士风范?”

区景沉吟片刻,终于点头。

“……府君所言有理。”

“不过,为防万一,我们还是要做些试探。”

吴巨眯眼一笑:“我已有计较。”

“来日选几个貌美歌姬,送去驿馆伺候。”

“再让城中官员轮流设宴,邀他赴会——”

他压低声音,“让他们各自带上家中美妾,席间多劝酒,看他是否真如表面这般颓废。”

区景眼中精光一闪。

“妙计!若他沉溺酒色,便是真废了。”

“若他推辞不受.”

“那便是装模作样,别有用